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日22時訊(文/易青青)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不曾間斷,你可知道這其中的秘密在哪里?8月30日上午,仙女山景點歸原小鎮的臨崖圖書館內,重慶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會創會會長葉貴本的150分鐘精彩講座,深入淺出地解答了這一問題,獲得了現場與會專家和企業家的陣陣掌聲。
據了解,當天講座由長江商學院重慶校友會組織召開,9:30,年近8旬的葉貴本教授身著素雅的棉麻衣衫登臺演講,精神矍鑠、神采奕奕的他在接下來的150分鐘里,全程脫稿演講,引經據典、旁征博倫、深入淺出地把優秀傳統文化典故和蘊含的哲理,如數家珍般的娓娓道來。
中華文化傳承有三個“基因”
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中國中,為什么只有中華文明能綿延至今?葉貴本指出,首要的原因是中華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呈現形式和傳播載體。而“缺少原創,沒有存檔”,是其他文明“斷裂”或消失的主要原因。
說到中西方文明的不同,葉貴本說,根本在于關注的關系不同。他認為,以西方文化重在討論人和物、人和人的關系,而我國以孔子、老子為代表的代表人物側重于探討“人和心靈”的關系。
中華文化能夠持續綿延的第二個原因,葉貴本認為跟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孝文帝有關。他說,孝文帝的初期,漢族盡管數量占絕對多數,但整體善良文弱,而鮮卑族則屬于游牧民族,勇敢好斗。孝文帝和他的母親力排眾議,采取了鮮卑族與漢族通婚、穿漢服、說漢化、遷都洛陽的重大舉措,這一民族大融合的舉措,改良了中華民族的基因,讓我們的民族從此既保留了原先的勤奮善良,又擁有了游牧民族的剛毅果敢。
至于第三個原因,葉貴本認為在于歷史上出現了像唐代、宋代、明代等這樣的興盛朝代,這些朝代不僅孕育了豐富的文化,而且還出現了一大批文化名人,這些人從不同的角度描寫當時的生活,形成了璀璨的唐詩、宋詞、元曲等文化大觀。他還說,尤其是盛唐時期,長安是世界的中心,大量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他們回去后也將中華文化帶到世界的各地。
寄語年輕人先有為后有位
進入尾聲時,葉貴本環視著臺下的聽眾,深沉地說道,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在新時代里,當代青年人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大有可為。他告誡在座的企業家們,要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建立屬于自己的人生方向與坐標,在商海中“先有為后有位”。
他說,中華傳統文化中有一句“富不過三代”的說法,這句話放到今天特別有警醒意義。早在古時候,就有一些貧苦出身的商人通過努力獲得成功,可他們并沒有借助富裕殷實的家境好好培養下一代的文化氣質,反而縱容下一代吃喝玩樂、揮金如土。最終的結果就是,下一代意志消沉,逐步失去了競爭的優勢,從而導致家族落敗,富不過三代。
葉貴本認為,解決的辦法很簡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與超過他們接受能力的物質條件,要讓他們懂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道理,要讓他們明白先苦后甜的重要性所在。
分享會現場,所有的聽眾們全神貫注地聆聽著,不時掌聲四起。
(本文圖片由活動方提供)
主管: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 主辦: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重慶市作家協會、重慶華龍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 www.nevadaplac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版權所有 ICP備案:渝ICP備11000637號-21 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