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4)日晚,以王昭君出塞為歷史背景所改編,由青年表演藝術家、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李玉剛領銜主演的大型詩意歌舞劇《昭君出塞》首次來到重慶,與山城市民見面。而此次演出也是該劇多年來不斷打磨的一次全新呈現。
演出前李玉剛在接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談及:“昭君是我一直放不下的人物,對她的執念很深,或許是有和她相同的經歷吧!”
真實體驗,親自帶隊重走昭君路
看了李玉剛版本的《昭君出塞》,或許你會覺得仿佛看到的是真實的王昭君,無論是在故事情節還是人物塑造上,都仿佛帶回到了當時昭君出塞時的景象。
2013年夏天,為了能夠還原兩千多年前王昭君出塞時的真實景象,李玉剛曾帶領創作團隊重走昭君路,從湖北省興山縣一路向北到達陜西西安,通過步行、開車,走走停停,沿著昭君出塞的路,最終到達內蒙古呼和浩特,整個行程耗時一個月左右。
李玉剛說,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就要近身體驗兩千多年前王昭君走在出塞路上的感受,整個行程也是非常的辛勞,尤其是在內蒙古的那段時間,風沙特別大,也特別冷,但是回想起當時王昭君出塞路上所經歷的風沙雪雨,也不值一提。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一次采風感受,讓李玉剛更加堅定要傳達昭君出塞的精神,把她的價值和意義表達出來。
為“昭君”,不惜花費自己的積蓄
今晚上演的《昭君出塞》,并不是李玉剛首次把昭君送上舞臺。
劇照。重慶大劇院供圖 重慶文藝網發
早在2015年,他曾和葉錦添就一起創編了《昭君出塞》,并在北京進行了全球首演。而今年的版本則是一次全新的呈現,兩個版本差別極大,無論是在人物構造,還是舞美風格上都大有不同。而兩個版本在李玉剛心中都非比尋常。
談起剛接觸昭君這個角色時,李玉剛感受頗深,似乎擁有著與昭君同樣的經歷,十幾歲便背井離鄉,獨自迎接風雨,獨自面對命運,創作這臺詩意舞劇也是對切身經歷的真實寫照,“對于王昭君所有的舞臺表現,我也是感同身受,只有跟她產生共鳴,對塑造人物,表達藝術是非常有好處的?!?/p>
難道做一臺舞臺劇很容易?面對這一問題,李玉剛的回答是否定的,舞臺劇不是小打小鬧,首先最需要的就是錢,經過2015年的演出后,他對當時的版本并不太滿意,萌生了改版的想法,當初決定改版時他的內心非常糾結和矛盾,一旦改版那就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和時間,還有金錢,由于對王昭君的執念他還是毅然決定改版,要花錢怎么辦?他不但拿出了自己的積蓄,甚至還拿出自己在商演賺到的錢投入到新版本的創作中。
在采訪中,李玉剛還透露,去年的時候為了全身心投入到新版本的創作中,他還推掉了很多的演出活動。
打造一部藝術生涯無悔的藝術作品
從萌生為昭君做舞臺劇的念頭起,到把《昭君出塞》捧到臺前,李玉剛足足用了六年時間。
在此之前,李玉剛用古今對話的形式,逐個演繹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四個不同朝代、不同性格、不同命運的美女,演過的四位美女中,王昭君這個角色是他最喜歡的一位。
此前在歌舞詩劇《四美圖》中李玉剛就出演過昭君一角,而《昭君出塞》則是將王昭君出塞的故事創排成了一部完整的舞劇,“用六年時間來打造,也是希望它能夠成為我藝術履歷當中,無怨無悔的的一部作品。”
李玉剛一直將梅蘭芳作為榜樣,他一直向偶像看齊,一直在努力,他對待藝術作品,其實就如同做人一樣,這是他對藝術的態度,就好似梅先生對藝術的態度一樣,在李玉剛看來,迄今為止已經很少有人會傾力認真去完成一部作品,他如此孤注一擲去完成《昭君出塞》也是為了讓它能像梅蘭芳先生的作品一樣,能夠留存于世。
劇照。重慶大劇院供圖 重慶文藝網發
李玉剛說,新版《昭君出塞》對他來說也只是一個開始,《昭君出塞》會巡演下去,他的藝術之路也會像昭君一樣走下去,用自己的藝術講述昭君故事,傳遞昭君精神。
主管: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 主辦: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重慶市作家協會、重慶華龍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 www.nevadaplac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版權所有 ICP備案:渝ICP備11000637號-21 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