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音樂·為你寫歌 | 沉浸在歌曲的故事中,描繪了怎樣的答案
2021-11-11 14:30:02 來源:重慶文藝網

點擊播放:神女問巫山.mp3

家國情懷是一種既厚重又綿長的美學情懷,雖起于情卻內蘊著志。最近聽到阿科的一首原創(chuàng)歌曲《神女問巫山》,便有更深的體會。隱匿在詩詞歌賦中的是“家國”思戀;浸潤在字里行間的是“家國”心緒;氤氳在淺唱低吟中的是“家國”情結。神女守候在江邊,億萬年等待的人,是保家衛(wèi)國的巫山……

“問一聲愛人何時還,我準備了楓葉作嫁衫。”我看到最初神女與巫山的相遇,是穿過紅楓誤入了彼此的夢境。可凄美的愛情,卻總在戰(zhàn)火中燃燒,在可惜與期盼中結束。

有類似的愛情故事在撞擊人們的心靈,輕輕啟齒,縈繞齒間,讓人久久不能忘懷。想去看看故事圓滿的模樣,只能從歌里找答案。

思緒纏綿著歌詞,腦海閃爍著節(jié)拍,當前奏響起,歌詞穿越記憶,某個轉折時,你會看到一片熾熱的紅色,它在風中沸騰,是神女跳動的脈搏。沒錯,那是巫山的鮮血鑲進了楓葉幻化的顏色。神女是巫山怎么也繞不開的名字,他們立下的約定在漫長歲月里,被一遍又一遍的暈染著,于黃昏夕陽之下的承諾,烙印在長江邊的巖石中,愿此不朽,忠貞不渝。從此,靜謐的思念,在花木掩映中,變成了神女唱不出的歌。拂袖是江,抬手是你,“我”目之所及的每一寸空間,都被“你”的守護填滿,無需問思念多重,像一座秋山的落葉積累了神女對巫山滿懷思念。

巫山有恪盡興國之責,與天地共存,日月同光,只命“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神女一一告別。晝夜更替,春秋循環(huán),紅塵畫卷中,畫的是神女的生死之戀,她守著不變的容顏到千年……

江水的怒吼是神女和巫山合奏出的一首歌,曲中有翻涌云朵窺見神女的思念,于是,把姹紫嫣紅開遍;有千年嘆息聲破陣嵌入相守十二峰的迷藏,于是,半入江風環(huán)抱,綿延天際;有輪回靜候臘盡春來訴說巫山保家衛(wèi)國的光輝往事,于是,和神女交織追隨,撫慰長江的怒吼。

總有故事被文字記載,總有情懷被音樂發(fā)現。阿科的這首《神女問巫山》,是我聽過最沉浸的歌曲了。我始終相信,人之所以百折不回,必有信念支持。阿科運用比擬,將巫山對家國的忠貞不渝,神女對愛人的款款深情描摹得淋漓盡致。世間安得雙全法,歌聲卻能夠表達,你能聽到“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岳飛的詞,亦能懂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的詩。東方美學下的家國情懷從未散場,神女和巫山的故事和天地在一起,定格在長江邊、日落里、蒼穹下……

(歌詞)

你守候在江邊

等待了億萬年

只為當初那句誓言

 

你為保一方天

歷磨難迎摧殘

守住了家鄉(xiāng)的平安

 

不記得你走的是哪天

只記得楓葉紅滿山

 

問一聲愛人何時還

我準備了楓葉作嫁衫

又是深秋到來季

聲聲呼喚你是否聽見

問一聲愛人何時還

和:(雨悄悄的說)

我準備了楓葉作嫁衫

和:(那是他的血為你染)

又是深秋到來季

和:(還是當初那么美)

聲聲呼喚你是否聽見

和:(你的呼喚我時刻聽見)

巫山 巫山 巫山


(作者簡介)

作曲、演唱:潘世科(阿科)

四川省原創(chuàng)音樂家協(xié)會理事

1986年四川歌聲發(fā)表歌曲:柳枝。

1988年進考入重慶佳音藝術團。

1989年湖北省洪湖市半球杯電視大獎賽第一名。

1991年考入上海申威歌舞團。

1993年上海電視臺卡西歐電視大獎賽第三名。

從1991年到2015年一直全國巡回演出。

2002年全國農民歌手大獎賽重慶賽區(qū)通俗組第一名。

在2005年到2015年期間,參加了四川衛(wèi)視的天下笑友會,山東衛(wèi)視的先聲奪人,浙江衛(wèi)視的誰笑到最后等欄目節(jié)目嘉賓。

2012年參加了廣東衛(wèi)視春晚直播演出。

2015年重慶衛(wèi)視七天樂的演出。

代表作《年輕就該這樣》(電影橫行不霸道主題歌)、《中國夢想》、《讓愛照亮整個世界》、《巫山紅葉美》、《喜上加喜》、《好想回故鄉(xiāng)》、《如果我有一天戰(zhàn)死沙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