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像寒冷的迷霧,籠罩著整個山村,籠罩著漫長的冬季,一直蔓延到了春末。勤勞的農人三三兩兩聽命季節的指令,把希望的種子播入醒來的土地;滯留家鄉的莘莘學子,網上聽課,課余幫做家務和耕種。
春暖花開,勤耕苦讀,各盡本分,一個村莊艱苦地生存著,不屈地站立著。
冒著濃密的雨霧,村里的大學生,紛紛回到了曾經的小學教室,墻壁裸露青石肌理的圖書室,開始了一次與世界的握手,一場與未來的對話——中壩村青年世界讀書日讀書沙龍分享。
我們期待,從貧困山區出發,攜手走向世界;我們感覺,中壩離世界并不遙遠。
周天武首開頭炮,推薦了老舍的《駱駝祥子》,黃涂靜、田紅玉、李佳杰分別推薦了余華的《活著》、 柴靜的《看見》、劉慈欣的《三體》,他們的視野目前還國門之內搜尋。
衣裙飄飄的蔣洲亮,落落大方地走到三面視線集中的位置,用普通話開始了發言。她推薦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這本影響她成長的小說。
她的體會是:我們從小到大被家人呵護著,朋友親人保護著,許多人給了我們很多的幫助。我們活著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生命的存在,還是那些對我們寄予希望的人信念的延續。所以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不應該輕易放棄。輕易地感到失望和絕望,真的是一種罪過。那些關心我們的人從來沒有放棄過我們,我們又怎么能輕易放棄自己?!
緊接著趙國亮走到前面,一米九以上的個子看起來像一棵山村的千丈樹。他先是提了一個問題,有點像老師講課那樣。然后侃侃而談,介紹猶太人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最后得出問題答案。寬大的手里只有一小塊紙片,因為他讀了四遍,就在高考前還手不釋卷被老師逮住;今天他也逮住機會,展示了一個生澀的脫口秀。
扈信佟推薦了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孤星血淚》,堅定“不要被金錢腐蝕了人性”的信念。
蔣紅推薦了羅伯特·青崎的《窮爸爸富爸爸》。她先讀的英文版再讀的中文版,所以用英語介紹了書名,直接拉近了與世界的距離。她的體會是:不做金錢的奴隸,要做金錢的主人!
已經在村里做本土人才的臧洪,推薦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分享了登山與讀書的觀點。口若懸河,激情朗誦,體現了一個學長的風范。
按照策劃還要談談抗疫熱點,由此我們看到了新生的力量。
周天武對疫情的感觸:當我們安安靜靜窩在家里覺得無聊、惶恐、焦慮的時候,卻不知有多少人簽下生死書,在抗疫的一線上,沒日沒夜在為我們跟“敵人”做斗爭,為的就是保衛著我們的這片家園。在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除夕夜,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許多企業并不是做醫療防護的但都紛紛轉做口罩。其中,五菱汽車企業提出:人民需要什么,我們就造什么。這些都體現了我們國家的強大、團結,我們才能這么快的控制住了疫情蔓延。用網上這樣一句話來表達我內心的感受——“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田紅玉作為一名護理專業的學生認識到:其一,面對疫情一定不要無故的恐慌,我們應該攜起手來共同抗擊現在唯一的敵人(新冠肺炎)。其二,要勤洗手,飯前飯后都要洗手;其三,勤通風(時間30min);其四,出門在外一定要戴口罩等相應的護理措施。
自我感受:以前覺得,護理這個專業就是醫院的服務員(打針掛水,鋪床疊被,照顧病人等),這次疫情讓我認識到了護理人員的偉大。同時,也希望自己認真學習,熱愛自己的職業,像他們一樣救死扶傷。
最后,是談家鄉的變化和對家鄉的回報,我們聽到了未來的聲音。
趙國亮分享道:“以前我們到樂興上學,都是靠走路,一個單面就要走一個多小時。現在路修好了,生活和學習的條件都好起來了。這要感謝國家的扶貧政策。前兩年我考上了大學,也享受了國家扶貧的教育資助政策。上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資助大大地減輕了家庭負擔,我的父母在建筑工地打工也能安心工作,不為高額的學費而焦慮了。”
去年暑假,他回村參與過脫貧攻堅社會實踐,在圖書室陪伴過小學生讀書,所以深情地建議:同學們團結一心,寒暑假回到家鄉,為村里的弟弟妹妹們輔導,引導他們多讀書讀好書。
黃涂靜深有感觸:今年因為疫情,在家中呆了三個多月,對家鄉一角一落的變化有了新的感知,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家門前的馬路。記得念初中的時候,這條馬路還是那種小石塊混著泥土鋪成的鄉間小路。路上雜草叢生,一有車駛過或者風吹過,便是塵土漫天飛揚的景象。念高中的時候,泥濘小路變成了結實而干凈的水泥路。沒過多久,水泥路也變得越來越寬敞,路邊也配上了節能環保的太陽能路燈。而不久之后,這條路將經歷第三次變身,變成和城里一樣的柏油路。
還有一個變化就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村民們的環保意識也增強了。垃圾不再像以前一樣被隨意丟棄在某個路邊或是崖邊。就在我家不遠處,那有一個垃圾箱,村民們將垃圾丟到里面,垃圾被定期運到固定的垃圾處理站。這是環境改善走出的一小步,更是人們靈魂升華的一大步。
我看好我的家鄉。中壩,未來可期。
李佳杰讀初中的時候,每個星期五,從三角鎮到樂興場,再從樂興場走回村走了一年。當時從樂興走回來還是特別累的,尤其是晚上放學沒坐到第一趟回樂興的車,到家可能都八九點鐘了。有時候沒電的話,還要摸黑走。“這一年,可能是我讀書以來感覺最累的一年。但是現在好了,村里的路也打好了,燈也安好了。原來在巨龍場往家里走的話,路上的石子又多,沙又大,碰到下雨天走回來一身都是泥,真的讓人頭疼不已。現在成柏油路了,走路心情都變得美麗起來了。原來晚上從來沒有出去散步的習慣,黑燈瞎火的也不可能會摸黑出去散步吧。現在也不一樣了,路燈從家門口可以一直亮到巨龍場那邊,晚上出門散步也感覺很舒服了。這個學期剛剛回來的時候看見我家地壩旁邊的圍墻,修的挺好看的。以為是外公他們修的,一問才得知,原來是村里籌資修的。”
現在,農村和城里的感覺也相差不大了,可能在不久以后,中壩村就真的會成為村中城吧!我學的專業是物業管理,希望在以后我也能回來,用自己所學為村里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昨天,圖書室面對面的交流;今朝,微信群里再次分享。
聚攏燃起冬夜的篝火,讓它越燃越旺,溫暖捧書的你我;散作故鄉滿天星斗,讓它閃閃發光,照亮天涯游子照亮兒時同窗。
文/農夫俊才
主管: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 主辦: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重慶市作家協會、重慶華龍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 www.nevadaplac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版權所有 ICP備案:渝ICP備11000637號-21 關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