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敖火龍源于宋末,盛于明清。中敖火龍全長20余米,一般有7、9、11、13節等多種規格。其制作工藝十分精細:竹篾扎架,麻繩系頭,皮紙裱糊,彩色紋身。龍須、龍甲、龍角形象逼真,龍頭、龍身、龍尾中空插燭,龍口設噴火裝置,在夜幕中舞龍,龍體通明,蔚為壯觀。舞龍時,由若干身強力壯的漢子,各手持支撐龍身的竹竿,在川劇打擊樂伴奏下,隨著龍頭的環繞、擺動而魚貫翻動前行。逢年過節、喜慶之日舞龍成為民間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