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5月23日12時44分訊(通訊員 何思穎)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迎接“文化與自然遺產日”的到來,昨(22)日,重慶市第十屆“文化遺產月” 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在沙坪壩區拉開序幕。
當日,15個國家級、市級非遺項目為沙坪壩區樹人小學和沙坪壩區實驗一小永祥小學的師生們帶來了一場豐盛的優秀文化遺產大餐。據悉,這已是沙坪壩區第四個年頭承辦這樣的活動。
小學操場上熱鬧非凡,同學們在蜀繡、竹雕、漆器、剪紙、面塑、棕編等15個國家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位之間或駐足觀賞、或參與制作,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展示中,同學們主動與非遺傳承人交流互動,認真傾聽傳承人講解非遺文化與制作工藝。有的同學則在傳承人的指導下,參與到非遺的現場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沙坪壩區非遺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非遺進校園活動有助于學生們在傳統文化的滋養下,培養情感認同,并逐漸轉化為行為習慣,激發廣大師生學習優秀地域文化的熱情和積極性,為非遺傳承新增后生力量。
據了解,自2015年以來,為在廣大師生中展示重慶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讓更多的學生了解重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導青少年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熏陶,激發他們熱愛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并主動參與到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中來。沙坪壩區非遺中心每年分別于5月、9月組織開展非遺進校園展示系列活動10場次,四年來共計6萬余師生近距離感受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沙坪壩區非遺中心還開展了川劇進軍營、社區等專場演出40余場次,觀眾達3萬余人。(本文圖片均由何思穎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