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彭水玩牛”代表隊在重慶市非遺保護中心和市非遺保護協會的推薦下,彭水縣文化館應邀組織了“狂舞藝術團獅牛隊”傳承人一行于4月19號趕到風箏之都—山東省濰坊市,有幸參加了這次盛會。
濰坊風箏節(會)每年4月的第三個周六在濰坊舉行,今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65個國家和地區參賽,是我國最早冠以"國際"并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大型地方節會。從1984年開始,已成功舉辦過三十余屆,其創立的"風箏牽線、文體搭臺、經貿唱戲"的模式,被全國各地廣為借鑒 。
在4月20日風箏會開幕式上,“彭水玩牛”通過風箏這根線走向國際舞臺,讓世界各地的友人在交流技藝、溝通感情的同時欣賞了彭水縣傳統藝術的無限魅力,見識了重慶市級非遺項目豐厚的文化底蘊,同時與其他非遺項目一道見證了中華文化軟實力,為國爭了光。
4月21日上午,是濰坊市舉辦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表演大型巡游活動。來自全國范圍內20個特色非遺項目齊聚一堂,沿風箏廣場、勝利街至人民廣場巡游,巡游盛況空前、場面壯觀、熱鬧非凡,給濰坊人民帶來一場文化與精神的饕餮盛宴。
據悉,本次“非遺”文化巡游有來自河南蘇家作龍鳳燈舞、重慶玩牛、山西省絳州鼓樂、遼寧海城高蹺、陜西腰鼓、新泰百獸圖、四川川劇變臉、安徽花鼓燈、河北滄州舞獅、章丘芯子等20多個方陣,其中彭水玩牛隊的表演在巡游活動中最為精彩奪目、笑點頻起、打趣斗樂,令人目不暇接,攝影攝像師一路追隨、流連忘返,還與河北滄州舞獅隊成功上演獅牛斗,交流交融、掌聲不絕,可謂出盡風頭、搶完鏡頭、獨占鰲頭,更有許多領隊和導演前來問詢聯系方式。在抖音上的瀏覽量已近百萬,評論紛紛,對于此次活動參與,用一句“吸引萬眾矚目 火遍晉冀魯豫”來形容亦不為過。如此萬人“非遺”大巡游上魅力四射,既豐富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精神生活,又提高了重慶非遺文化的知名度。
彭水玩牛是該縣第六批市級非遺保護項目,是一種集鑼鼓、舞蹈、體育、表演、脫口秀為一體的民俗文化表現,具有較高的文化內涵、悠久的歷史和傳承價值。
彭水民間演藝團體“狂舞藝術團獅牛演出隊”的重要演出就是這一絕活,幽默風趣、博采眾長。究竟起源于何時,尚無定論。傳承第一代師傅是從太原鎮朱先強拜師學來,至今朱家班已傳至第五代,約130年。
主管: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 主辦: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重慶市作家協會、重慶華龍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 www.nevadaplac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版權所有 ICP備案:渝ICP備11000637號-21 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