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臉龐像那朝陽,你的笑聲像山泉水一樣,一對麻花辮隨風飄蕩,裝扮了古鎮的活色生香……”最近,著名歌手胡海艦推出一首新歌《麻花姑娘》,而這首歌的第一作者——貨車司機周良國,也隨之走紅網絡。日前,記者聯系上周良國,聽他分享了他的故事。
因《麻花姑娘》走紅網絡
《麻花姑娘》講述的是一個青年男子對重慶磁器口一位美麗的“扎著麻花辮”的姑娘一見鐘情,卻又求而不得的故事。
一經發表,不少網友表示,每個男人心中都應該有個“麻花姑娘”,并表示要到磁器口看看麻花姑娘的模樣。
當大家在對麻花姑娘好奇的同時,這首歌的第一作者周良國的貨車司機身份也被一些網友,甚至是自媒體挖掘出來而走紅。
周良國,1963年出生于銅梁永嘉鎮,高中畢業后,在農村呆了4年,后來到重慶當過搬運工,到廣州當過水手,20年前開始在沙坪壩上橋當貨運司機。
“我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喜歡這首《麻花姑娘》。”周良國告訴記者,麻花姑娘沒有具體的原型,因為想寫一首關于磁器口的歌,想到磁器口的麻花,又想到小時候村上一個扎著麻花辮的姑娘,便設計出一個青年男子對磁器口麻花姑娘一見鐘情的情景。
周良國說,因為這首歌,他最近收到很多陌生好友申請,收獲了不少“粉絲”,還有好幾個沒聯系過的同學都聯系上了,最近同學們還在籌建同學會,讓他也寫一首關于同學們的歌。
因一本書走上寫詞之路
貨車司機怎么走上作詞之路?對此,周良國笑著說,開始時,很多工友對他寫歌也覺得“不可能”,還帶著諷刺和調侃的口吻,覺得拉貨的“詞作家”是個笑話,但他卻覺得自己就要當個與眾不同的貨車司機。
一直以來,周良國都喜歡看書,他喜歡楊朔、冰心的散文,最喜歡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當客戶上下貨的空閑時間時,別的工友都在休息或嬉戲,他都坐在駕駛室里看書。
“可能正是因為看書,為寫歌詞打下了一些基礎。”周良國告訴記者,2015年7月3日,他在楊家坪新華書店看書,被一本叫做《寫詞攻略》的書所吸引,“那一刻,我便想到要學習作詞,買回來沒多久就看完了,第二個月我到武隆玩耍,就寫了一首關于仙女山的歌詞送到當地政府,雖然沒有被采納,有些失落,但我還是堅持要寫下去。”
記者看到,如今這本書,周良國都保存完好,書上記滿了密密麻麻的筆記,他說:“我看任何書都喜歡記筆記,自己的書就記書上,借來的書就拿筆記本記上。”
后來,周良國寫的《奶奶的手鐲》《來碗重慶小面》等歌詞被業內專業刊物《詞刊》刊發,給他了不少信心。
已寫200多首,想有歌被廣傳
當然,寫歌詞,周良國也遇到過尷尬的時候,“我只會寫詞不會譜曲不會唱,曾經我寫了一首叫《風涼》的歌詞,發在了一個音樂圈子里面的群里,沒有一個人理我。”周良國告訴記者,后來重慶著名音樂人劉川郁老師在他的創作過程中給了他很多幫助。
周良國平均每天工作時間長達十多個小時,在客戶上下貨的空當,便是他拿出紙張創作寫歌詞的時間。每寫一首歌詞,他都會在原稿上反復修改,直到滿意為止。而每一首歌詞底稿,他都標好日期,好好保存起來。
記者看到,周良國如今寫的歌詞底稿已經是厚厚一大疊,已經創作出220首歌詞,其中也不乏關于貨車司機的歌詞。2017年,是他創作的高峰期,那一年,他寫了八十多首,“這對專業寫作者也是很難的。”重慶市流行音樂協會一位負責人說。
“去年小外孫出生了,回到家得抱抱孩子,寫歌詞的時間就少了些許,但還是擠出時間來搞創作。”周良國說,寫歌詞是他最大的愛好,家庭的幸福和寫歌的快樂對他來說同等重要,未來要一直將歌詞寫下去,希望能有一些歌被全國傳唱。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張春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