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4月10日15時51分訊(記者 張義)近日,時間之鏡—首屆重慶國際實驗影像雙年展閉幕。當天,黃桷坪交通茶館里,王林、曾途、李川、馮大慶、王天祥、何桂彥、韓晶、俞可、尹丹、曾令香、孔維強、鄧旭、王小箭、唐勇、王遠凌、孫珂、董勛、吳劍平、胡燕子、耿直、姜灝橋、王皖玓等嘉賓以茶話會的形式,結合雙年展近兩周的實踐為案例,展開了對影像本體和黃桷坪現場的話題討論,探討影像藝術以及影像雙年展的未來發展。座談會由執行策展人杜映萱主持。
任興文說,好鄰居藝術組的片子說得很好:“黃桷坪不是我最關心的,藝術也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黃桷坪有沒有藝術。”他認為,現在要做的就是一起讓黃桷坪有藝術,不管是烏托邦還是其他。
韓晶認為,雙年展在實驗性上給大家很多可以探討的點。她說:“這是一個全新的實驗,它不同于我們過去理解的實驗美學,更具有包容性。它的不確定性和活力,超越了物理和科學領域理解的實驗,也超出了以前發展史上關于實驗美術、實驗電影概念的引用。”
何桂彥說,藝術今天的活力應該是來自于新的模式,這種模式一定不屬于博覽會和既有的美術館空間,還有一種新的東西,它在開辟一種交往、平等、文化話語和文化理念的方式。這次展覽提供了一種機制的探索,把民間的、社會的、非官方的力量聚集起來,讓它釋放更大的力量,成為藝術和文化生產的場域。“雙年展開辟了一個很好的展覽模式和通道,這是比展覽更重要的地方。”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此屆展覽是開創性的,是為今天的藝術注入活力的好開始。今后,他們將爭取每屆持續地提高雙年展的品質,為黃桷坪培育人文藝術生長的土壤。
本文圖片由雙年展組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