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重慶人都還記得,位于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的二鋼廠曾名噪一時。最紅火的時候,廠里的職工家屬多達好幾萬人。如今,隨著工廠的變遷,工廠的輝煌雖已不再,卻留下了重慶工業的遺跡。
2016年,張一白執導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在二鋼廠竅門山附近取景,這個曾經藏在很多老重慶人記憶深處的地方再次回到大眾視野。隨后,石井坡街道對沿線的房屋和墻壁進行了涂鴉改造,將其打造成了文藝青年的打卡地。
清明小長假,上游新聞記者前往現場打探,除了涂鴉,還發現這里的地名也獨具特色,竅門山、建設坡、高梯坎、矮梯坎……而將這些山、坡、坎連為一體的,是廠區里四通八達的步道。
泰國留學生從南岸過來打卡
日前,上游新聞記者在石井坡東華醫院站下車,沿著廠區公路前行兩三百米,在一90°轉彎處的堡坎上,懸掛著“廠區路·時光里”的標識。
轉彎之前,路上的行人并不多。轉彎之后,五彩斑斕的老房子映入眼簾。老房子沿著公路布局,坡上、坡下都是,成群結隊的游人擺著各種姿勢正在拍照。
下坡幾步,兩位說著外語、學生模樣的男女引起了記者注意。男生名叫郭文俊,女生名叫美佳,他倆今年都是20歲,都是重慶工商大學商務漢語專業的大二泰國留學生。美佳說,她是從同學的朋友圈知道了這個地方,朋友圈里的照片很美,于是趁著假期前來打卡。
美佳說,吸引他們來這里的原因,是老房子上豐富多彩的涂鴉?!胺孔由系母魃盔f,顏色特別豐富,我非常喜歡這些明亮的顏色。”美佳說,除了色彩,這些涂鴉的內容也很有趣,能夠拍出很多漂亮的照片。
“原以為這里是景區,沒想到還住著很多原住民?!泵兰颜f,來這里拍照的人很多,擔心會影響到居住者的生活,“不過,重慶人很熱情好客,我發現他們待我們都很好!”
美佳說,重慶是一個很美的城市,它的美很獨特。她特別喜歡重慶的立體感,坡上坡下都是房子?!爱斎?,最美的還是夜晚的重慶,燈火像星星一樣。”
爬坡上坎的步道四通八達
公路兩旁栽種的黃葛樹遮天蔽日,沿著公路下行約三百米,便到達《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取景點。取景點就在公路旁,旁邊是上竅門山的步道,山坡上還保存有上世紀八九十代的老式樓房。
居民周德玉老人是老住戶,18歲搬到這里,今年已67歲?!耙郧拔覀冏〉氖桥赃叺钠椒?,后來才搬進了樓房?!敝艿掠裾f,住在平房時,鄰居們的感情很好,大家經常在壩子里擺龍門陣,過年過節,大家都在壩子里吃飯,鄰居們把菜端出來一起吃,就像一家人。
“我是二鋼廠廠辦大集體的工人,不算二鋼廠的正式職工!”周德玉老人說,那個時候二鋼廠效益很好,獎金發得多,要成為二鋼廠的正式職工很難。老人說,除了大集體,還有小集體企業,二鋼廠周邊還有很多配套的企業。
二鋼廠的輝煌也印入了廠區的地名里。周德玉說,廠區里的地名用的都是當年的時髦詞匯,比如前進、建設、竅門、光榮、民主、和平、團結等。
“我們這里的步道四通八達,生活很方便?!敝艿掠裾f,她住的地方叫竅門山,這條路上去就是建設坡,再過去就是高梯坎;那條路過去就是前進坡,在過去就是蓮光校;旁邊這條路下去就是廠區公路,上去就是醫院。
周德玉說,以前他們這里是通往各地的要道,特別是去醫院和糧店,都要從這邊走。雖說要爬坡上坎,但這樣走更近,如果要跟著公路走,要圍著竅門山轉上一大圈。
“二鋼廠破產后,很多人都搬走了,老鄰居只剩了幾家,前些年還有些冷冷清清?!敝艿掠裾f,現在來這里玩的人越來越多,經常有年輕人過來拍照,老廠區又熱鬧了起來。
上游新聞記者 李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