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久久精品在这里_亚洲免费视_久久91精品_国产精选久久

人文巴渝周刊 | 五千塊家訓家規字板傳承巴渝家風
一家藏于鄉間的博物館,藏品之多可恢復上百座古宅大院,其中5000余塊家訓家規字板令人驚嘆。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當前所在位置: 重慶文藝網 > 快報> > 正文

人文巴渝周刊 | 五千塊家訓家規字板傳承巴渝家風

2019-03-30 07:05:00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條評論
【摘要】 一家藏于鄉間的博物館,藏品之多可恢復上百座古宅大院,其中5000余塊家訓家規字板令人驚嘆。

一家藏于鄉間的博物館,藏品之多可恢復上百座古宅大院,其中5000余塊家訓家規字板令人驚嘆。

有專家認為,這些家訓家規既有代代相傳的不變基因,又有順時應勢的創新發展,在當下仍有積極意義。

清華大學教授、成都寬窄巷子設計主持人劉伯英說,“它能為當地老百姓建立一個認知當地文化的范本?!?/p>

這究竟是一家什么樣的博物館?里面收藏的寶貝有哪些值得探究的秘密?3月21日,重慶日報記者找到了這座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博物館——重慶大圓祥博物館。

藏品豐富 廢棄碗廠存10萬件寶貝 器物之精美、價值之巨大,西南罕見

從璧山城區向南驅車20多公里,穿過蜿蜒的鄉道,遠遠便望見幾棟陳舊的暗紅色磚房。走到近處,“重慶大圓祥博物館”幾個大字映入眼簾。

這是一座樸實而低調的民間博物館。四周是村民的菜地,貼著灰白色瓷磚的圍墻下,安放著兩個栩栩如生的石獅,隱約襯托出這幾棟紅磚房的非凡身家。

“其實,這里是一座廢棄的老廠遺址。”負責這家博物館日常管理工作的周鳳淇看出記者的疑惑。他解釋,這里曾是一家百年碗廠,名叫天福碗廠,始建于清咸豐四年(1854年),其“天字碗”盛銷一時,并遠銷外地。

在此后的160余年里,天福碗廠經歷興衰巨變,直至停產轉讓,后被譽為“中國近現代鄉村工業的典型遺址”。

2013年4月,天福碗廠進行保護性改造后,大圓祥博物館應運而生。

走進博物館大門,第一展廳便是“門窗匾廳”。推開深紅色的雕花木門,眼前的景象不由得讓記者深深吸了口氣——

展廳高9米、寬20余米、長100余米,里面整整齊齊地擺放著明清時期的木門、木窗、匾額,規模之大,數額之巨,令初來者震撼。

“這數千件木刻建筑物件均來自重慶和四川等地,形色各異、雕工精湛,充分展示了巴蜀先民精致的生活品質、高雅的情趣,以及高超的審美?!敝茗P淇滿臉自豪。

在一扇明代一尺見方的木窗上,雕刻著四五個衣著華麗的人物,姿態各異,衣帶飄飄,頭發絲隱約可見。側立于墻邊的一對門神門高約3.59米、寬1.56米,雖經歲月洗禮,但仍然依稀可見當年的芳華。

工作人員介紹,這對門神門可不簡單,門上涂有層層礦物原料,這在中國古代極為罕見。專業人員通過技術手段分析門上礦物顏料涂層,不僅可以再現匠人制作的工序、工藝,還可以豐富古代重慶的貿易史和藝術史。所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把以門神門為代表的木雕藏品稱為“木頭上的敦煌”。

“這些僅僅是博物館很小的一部分藏品?!敝茗P淇介紹,博物館共有7個展廳,共有10萬余件木雕、石雕、民俗等藏品,可謂是一座藏在鄉間的巴渝文化“基因庫”。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歷史與文物建筑保護研究所所長劉暢這樣評價大圓祥博物館:“其藏品之豐富、器物之精美、價值之巨大,不僅西南罕見,即使在全國范圍內,也是一流水平?!?/p>

館藏精華 五千塊家訓家規字板都有故事 展示巴渝人樸實、豁達、珍惜生活的樂觀個性

在這家博物館,還有一個展區藏著寶貝,那便是家規家訓展廳。它并不是“大圓祥”里規模最大的,但里面展出的5000多塊形式各樣的家訓家規木刻字板卻都是精品。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家訓家規字板保存完好,盡管留下了歲月斑駁的痕跡,但刻工精良、漆色沉穩、字口清晰,尤顯端莊大氣。字板上有的是單字,有的文句對仗;有的取自經典名篇,有的摘抄于家族寄語。

字板上的內容也多通俗易懂,例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萬事讓三分,天空地闊”“人當為子孫造福,不當為子孫求?!钡?也有的文采飛揚,例如“家能孝國能忠俯仰何愧于天地,堦(階)有蘭庭有桂芬芳更羨乎春秋”,讀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所謂家規家訓,主要是指長輩對子孫、家長對家人、族長對族人的訓示教誨,一般都是睦親治家、處世之道、教子立身等內容。史料記載,我國早在3000年前,就出現了周文王臨終前給武王傳授治國理政經驗和中和、德治之道的家訓文獻《保訓》。

“有的家訓字板看似平常,仔細琢磨,卻回味無窮。”大圓祥博物館館長劉健說起這個展廳,興致勃勃。10年前,他從四川一處廢棄的家族祠堂中發現了一塊石制家訓,上面從左到右刻有“良心”兩字,下面還有一行小字:良心本自性中生,但愿兒孫片刻存?,F在許多如意事,皆因平日一點心。

劉健說: “這‘良心’二字放在今天也是特別有教育意義,任何人做事就是要講良心,要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做好自己分內的事,這就是講良心?!?/p>

談起這些字板,劉健還津津有味地分享了一些自己有趣的發現——在一些家訓字板上有些字竟然是“錯”的。

例如,“忍”字。記者看到一塊家訓字板里的“忍”字,在“刃”右邊加了“丶”。

“最初,我以為是錯字,很納悶,寫家訓是非常嚴謹的事情,怎么可能弄錯。后來,我恍然大悟,原來古人是特意多加‘丶’,以此告誡后人,一個人一定要在人不可忍的時候,再多一點忍耐,才可能走出困境,贏得新生?!眲⒔≌f。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劉健又舉“魁”字為例。很多家訓字板或者匾額上的“文魁”“五魁”的“魁”字沒有“丿”,“我理解,古人是刻意為之,以此提醒人們‘還差一點’,做人做事要謙虛一點?!?/p>

劉健說,“自己的解讀并不一定準確。但從這些家訓家規中,我們能感受到先輩們留下的生活理念,以及他們樸實、豁達、珍惜生活的樂觀個性?!?/p>

收藏保護 把“建筑垃圾”撿回家 “保護好他們,就是保護好我們的根”

“最開始我只是覺得這些建筑物件非常精美,白白扔掉太可惜了?!闭勂鹱约菏詹亟洑v,劉健的話匣子更是打開了。

56歲的劉健早年在璧山供銷社工作,上世紀90年代初,他辭職“下海”,很快便成為遠近聞名的民營企業家。

1998年的一天,劉健和幾個朋友到四川閬中的一個鄉村去旅游,無意中看到一塊精美的老戲臺木刻裝飾,他當即便花錢買下這塊木刻。

從那以后,一到周末,劉健便開起自己的“桑塔納”,到處去收老建筑物件。只要一聽說哪里有“好東西”,他立馬就趕到現場看個究竟。

他如癡如醉地把那些別人眼中的“建筑垃圾”撿拾回家,小心翼翼地堆碼展陳在自己的家中和商業門市里。日積月累,數量越來越多,占用的空間也越來越大,最多時,劉健為了這些老物件的收藏,把黃金地段的門市都用上了。

有一天,劉健家的保潔員突然提出辭職。劉健開始不明就里,后來才從鄰居口中得知,保潔員曾向鄰居抱怨:“這家人好窮啊,連一件新家具都沒有,我擔心他們付不起工錢?!?/p>

甚至一些朋友也笑他,到處撿“發火柴”。

“那時,我發現人們對古民居建筑的保護意識幾乎為零。這更加刺激了我,一定要把這些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保留下來。”劉健說。

如今,為專心守護這些寶貝,劉健徹底放棄了生意。他說:“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巴蜀地區傳統民居的‘血、骨、肉’,都凝聚著傳統文化的‘精、氣、神’,作為一個重慶人,我有責任保護好他們,保護好我們的根?!?/p>

不僅如此,大女兒劉煒也成了劉健的幫手。劉煒2015年從美國留學回來,從小耳濡目染的她回國創辦了一家文化傳播公司,打算把大圓祥博物館打造成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和交流基地,讓更多的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古今結合 古物應走出封閉狀態 讓老物件以更廣泛的形式“講”出自己的故事

“你看,這是我親手做的拓片,帶回家裱起來,過生日的時候送給同學。”今年2月24日,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一群中學生正饒有興趣地制作家訓木刻拓片。

一位羅姓學生動情地說,“過去,一直以為巴渝之地的生活是粗糙的,藝術是欠缺的。然而,面對這些老物件,才知道我們祖先的內心無比富足,作為一個地道的重慶人,我感到特別驕傲和自豪?!?/p>

特意來館參觀的市民李毅力也連連感嘆,大圓祥博物館就是一座“重慶祖屋”的博物館。

清華大學教授、成都寬窄巷子設計主持人劉伯英參觀后認為,“大圓祥”的收藏早已超越了一種簡單的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范疇,而應歸位于一座城市的血脈、一方山水的情懷。它不僅是巴渝文明的個性印記,也是重慶人文的情感故園,更是重慶這座城市三千年文明延續的根脈,應該保護好,利用好。

“事實上,我們也在做一些嘗試,為藏品注入一些現代氣息?!眲樥f,立足于古今結合,劉煒的想法是打造體驗式文化之旅。她的團隊設計了幾十種文創產品——古法配比泥板的門神泥板畫套盒,印有卡通化吞口形象的食器小碗、書簽……

“父親告訴我,‘藏品生于收,死于藏,活于放’,換句話講古物應該走出封閉狀態,接受公眾的觀賞;應將古建與文旅結合,讓參觀者更深刻地體會文化的魅力?!眲槍ξ磥硇判臐M滿。

在劉煒看來,文化傳承很關鍵的方面還是要“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們通過‘玩’來感知傳統文化,理解文化,讓傳統文化的種子慢慢地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這才是我真正想要做的?!?/p>

事實上,不僅僅是劉健父女在做這樣的努力。據重慶市文物局2018年統計的數據顯示,包括大圓祥博物館在內的正式備案登記的民營博物館在重慶總共有21家,它們也成為留住老城舊物、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者手記》》

家訓是人生的第一份教材

“家訓文化作為我國傳統倫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教化方式,都有諸多值得我們深入挖掘、吸納借鑒的價值。”重慶市地方史研究會會長周勇說,回望歷史,家風家訓既有代代相傳的不變基因,又有順時應勢的創新發展,在文化傳承、社會建設、國家進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要“挖掘和整理家訓、家書文化,用優良的家風家教培育青少年”。

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家風是品德的第一堂課,而家訓就是人生的第一份教材。從家訓中傳承家風,從家風中塑造品德。有了端正的德行,私德、公德、大德才有基礎,政德才能真正地立起來。

因此,我們可以對傳統的家訓進行創造性轉化,加以創新性發展,提煉其時代價值,用于今天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美德建設。此外,還可對傳統家訓中的教化、家風熏陶經驗教訓進行系統梳理,為當代家風培育提供理論支撐,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有益借鑒。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 欧美三级韩国三级日本三斤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黑人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 | 精品1区2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 日日夜夜亚洲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成人av免费在线看 | 亚洲一区观看 | 日本国产a|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 | 成人午夜小视频 | 黄色片国产 | 992tv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 国产精品视频网 | 免费福利av | 国产黄a三级三级看三级 |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 免费中文字幕日韩 | 99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视频中文 | 999久久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 |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在线电影 | 成人亚洲精品久久久久软件 | a级毛片免费高清在线播放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91网站在线免费看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一区欧美 |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 免费av高清 | 亚洲www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91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