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重慶有個業(yè)余文工團,大家自創(chuàng)節(jié)目,三次進京演出。
近日,文工團部分成員參加成團60周年聚會,跳舞、唱歌……把聚會變成了演出。
“唱歌跳舞是我們的老本行”
一群老頭老太太聚餐,該有怎樣的畫面?
3月15日中午,渝中區(qū)上清寺一家火鍋店,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翩翩起舞,擺手、下蹲,肢體柔軟,時不時還轉(zhuǎn)幾個圈……跳完5分鐘的舞蹈,大氣不喘。
“唱歌跳舞是我們的老本行,即使歲數(shù)大了,基本功也不能丟啊。”跳舞的老人是84歲的李景仙,她告訴記者,這段舞蹈是自己臨場編排的。
88歲的王正棟婆婆也走上舞臺,來了一段秧歌舞,轉(zhuǎn)手帕、扔手帕,對手帕的掌控,可是熟練得很。“除了舞蹈,快板兒、獨唱,我都行。”王正棟婆婆說。
“下次見面,又不知何時”
81歲的龔世祥爺爺一身唐裝,表演了獨奏。他說:“我們已經(jīng)幾十年不見了,他們很多人都認不出我來了,下次見面,又不知何時。”
“有點病的,扶著老伴來了;腿不便的,杵著拐杖來了;耳朵背的,大起嗓子喊開了;落了牙的,張開嘴巴笑兮了。”王宏泰老人的一組詩詞,寫出了前來參加聚會的老人的現(xiàn)狀。
“確實是這樣。”活動發(fā)起人之一王修賢告訴記者,這次聚會六七十人參加,平均年齡80歲左右。上次40周年團慶聚會后,他們當中很大一部分人20年沒見面。20年里,有的人走了,有人無法前來。
都感嘆著對方的變化
20年不見,老友相逢,都感嘆著對方的變化。
王正棟婆婆和另一位婆婆相見,走近就是一個大大的擁抱:“你看你,頭發(fā)都白完了,不過,白得可真好看。”
“還背不背得起我?”“哼,你這個老小子,以前演出過后,你總愛來個突然襲擊。又來嘛,試一下,我背不背得起你。”那邊,一位爺爺把對方背在了背上,一步一步慢悠悠走著,兩人笑得像個孩子。
重慶晚報-上游新聞記者 朱婷 文 李化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