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3月4日17時01分訊(記者 戴文彬 攝影報道)重慶柑橘、脆李、荔枝龍眼三大水果栽種歷史悠久,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4日下午,《重慶市柑橘、脆李、荔枝龍眼三大水果優質高效生產技術》叢書新書首發活動在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舉行。
據了解,為方便廣大農民群眾掌握三大水果技術,重慶出版集團正式出版了《重慶市柑橘、脆李、荔枝龍眼三大水果優質高效生產技術》叢書,針對柑橘、脆李和荔枝龍眼等特定樹種品種,內容相對獨立,可以單獨使用,均為近十年重慶市特色水果產業技術體系團隊專家自主研發和集成創新成果的結晶,其中,三項核心技術被農業農村部定為全國農業主推技術,一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長江柑橘帶建設、晚熟柑橘保果防落防枯水綜合技術等六項成果分獲農業農村部和重慶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在全國具有領先性。
首發活動現場,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劉保國介紹了全市柑橘、脆李、荔枝龍眼三大水果產業發展情況,重慶出版集團黨委書記、總編輯陳興蕪介紹了叢書的出版情況。
據悉,《重慶市柑橘、脆李、荔枝龍眼三大水果優質高效生產技術》叢書展現了重慶市三大特色水果——柑橘、脆李、荔枝龍眼種植技術的最新成果,詳細介紹了三大特色水果優質、高效、環保的生產技術。“在叢書編寫初期,我們就開始考慮叢書的設計風格、總體規劃,倒排工期,以保證在較短時間內高質量完成叢書的出版工作。”陳興蕪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考慮到叢書的閱讀對象為廣大果農和農技人員,叢書的設計風格定位為:通俗大眾、直觀體現水果特色;為方便閱讀,叢書的內文文字采用了較大的字號和較寬的行距,即使上了年紀的果農閱讀起來也不會吃力;考慮到廣大果農和農技人員需要在田間地頭隨時翻閱,叢書的封面和內文紙張比通常的更為厚實,不易磨損。
本次活動由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重慶出版集團主辦,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承辦。市農業農村委、重慶出版集團有關領導,市農技總站負責人,特色水果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專家,叢書主委會成員及主要編著者參加了新書首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