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宣傳、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2015年以來,沙坪壩區鼓勵和支持傳承人走進校園課堂,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授技藝,先后有漆器、陶藝、蜀繡、剪紙、面塑、木雕、川劇、金錢板等十幾個項目進入了四川外國語大學、四川美術學院、重慶第七十一中學校、沙坪壩區二塘小學校、沙坪壩區蓮光小學校等十余所大、中、小學校進行素質教育課堂,輔導學生近萬人。其中有的參與了學校組織的展示展演,如二塘小學的木雕,濱江小學、七十一中學的蜀繡,及七十一中學的川劇與川劇音樂。值得一提的是,川劇進校園自2015年3月開始,按照每周2課時90分鐘的教學時間進行川劇學習,授課達170余課時,培訓學生100多人次,先后編排了《別洞觀景》、《穆桂英打雁》等近20個經典劇目,廣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