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能》
農歷豬年還沒到,但有一只大家耳熟能詳的“豬”已經開始跟大家打招呼了。13日下午,著名表演藝術家、央視版《西游記》中豬八戒的扮演者馬德華的首部自傳《悟能》在北京舉行了首發式。讓人頗為感慨的是,一晃眼當年熒屏上憨憨的“二師兄”已經73歲了;而下午的發布會現場也因為“唐僧”汪粵、遲重瑞,“猴哥”六小齡童等的到來,完全變成了一場央視《西游記》大家庭的懷舊Party。
13日下午,馬德華在自傳《悟能》的首發式現場。
“悟能”二字概括自己一生信念
既然是自己73歲了才出的第一本自傳,《悟能》自然詳細地方涵蓋了《西游記》中那個憨憨的“二師兄”馬德華的成長經歷、從藝道路、拍攝《西游記》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藝術理念、恩師朋友、家庭故事、業余生活等。
不經意間,《西游記》里的二師兄八戒已經73歲了。
因此也可以說,通過《悟能》一書,讀者可以看到一個更豐富的“二師兄”:馬德華通日語,擅芭蕾,精書法,唱戲更是老本行。但生活中的馬德華又和豬八戒的性格很相似:詼諧幽默,同樣也有以苦為樂的精神。同時,書中收錄的很多老照片此前從未向外界公布的。
下午的發布會現場,馬德華首先解釋了為何自己給書取名叫“悟能”。除了這是八戒的法號,他還覺得“悟能”二字剛好可以概括他一生的信念,即:悟你所能,把擅長的事情堅持下去,做到極致,就是成功!“我還是小學員時,我師父就對我說過,戲臺和世界一樣,沒那么多英雄好漢,但舞臺上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只要你用心去演,丑角也有他的可愛之處。”馬德華說,這也是自己后來塑造豬八戒時的信條。
曾因“八戒”背上包袱
《西游記》的成功確實讓馬德華一炮而紅,但其實“包袱”也隨之而來。馬德華在書中就自曝:《西游記》后自己主動去見了很多導演,但在對八戒這一角色給予好評之余,“大部分導演都覺得我已經很難再適合其他的角色了。經過多次這樣的見面后,我的心里不免失落。”
馬德華印象中,自己后來還曾在出席一次活動時和同房間住的陳道明聊起過這事。“他(陳道明)跟我說:馬兄,我建議你以后接戲,二號都不要接,只接一號角色。”馬德華這時一下就想起了自己很難接到戲的那段日子。在馬德華看來,自己的形象演一號確實吃力,加上自己是戲曲演員出身,需要不斷地去學習影視上的東西。“我覺得我應該做的,就是不管戲份輕重,只要是能夠勾起我的創作欲望,我覺得我就應該接下來。”
這也是馬德華所說的“甘愿做男二號,但永遠用男一號的標準來詮釋男二號”的藝術理念。
現場就是《西游記》家庭大聚會
當年《西游記》中唐僧的扮演者之一遲重瑞也趕到了現場。
當年《西游記》中唐僧的扮演者之一汪粵也趕到了現場。
“二師兄”出自傳,當年央視《西游記》里的熟面孔們有不少也親臨現場。因此,說今天下午的《悟能》首發式成了《西游記》的家庭大聚會也不為過。首先就是八戒的兩位“師父”(唐僧的兩位扮演者)——遲重瑞和汪粵,“猴哥”六小齡童,“沙師弟”劉大剛(1998年《西游記續集》里飾沙僧)都坐到了馬德華身邊。
六小齡童(中)、1998年《西游記續集》中飾演沙僧的劉大剛也趕來為馬德華(左)捧場。
在現場的還有這些當年《西游記》的熟面孔,左起:“菩提祖師”關云階、“萬圣公主”張青、馬德華、“如來佛祖”朱龍廣。
此外,“如來佛祖”朱龍廣,“菩提祖師”關云階,“萬圣公主”也都來了。沒有到場的八戒的“媳婦”魏慧麗、“女兒國國王”朱琳等也都發來了祝賀視頻。
拍西游時“八戒”刮頭有一手
《西游記》的“老人”們聚到一起,自然少不了爆當年的料。首當其沖就是當年化妝的各種不易。劉大剛就回憶,因為馬德華從小學戲曲,除了唱戲好,還練就了一門好手藝就是刮頭。即便是1998年拍續集時,每天早上都是“八戒”給“沙僧”(劉大剛)刮頭。劉大剛說,自己后來還找到過正好是“八戒”給別人刮頭的照片。
而“師父”汪粵則很心疼當年“八戒”卸妝。“塑膠臉一拿下來都是白的,在外邊一天的汗,頭套拿下來皮膚都白了,泡白了。”在現場,說到這里時,另一位“唐僧”遲重瑞也說,“八戒”的頭套粘上去是刷的真正的膠水。
據汪粵回憶,卸妝是就連臉上的毛一起薅下來,很疼。留在臉上的膠水用酒精擦掉,“不擦掉,第二天粘都粘不上。”
有意思的是,馬德華也爆料說,沒到場的另一位“師父”徐少華能演唐僧,其實是自己牽線的歪打正著。“當時是為給豬八戒選高小姐,我向導演推薦了一部叫《驚變》的電影。其中的女主角魏慧麗后來成了豬八戒的媳婦——高小姐,而男主角徐少華就被導演慧眼相識成了‘唐僧’之一。”
上游新聞記者 裘晉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