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018魯渝非遺扶貧培訓成果展在市群眾藝術館展廳舉行,共有526件學員作品參展。開展前,市文化旅游委黨委書記、主任劉旗與山東省扶貧協作重慶干部管理組組長、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市扶貧辦副主任趙峰、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巡視員李國琳進行了會談,就加強山東、重慶兩地的文化旅游協作等事宜作了深入溝通。開展后,市文化旅游委組織山東省扶貧協作重慶掛職干部、市文化旅游委相關處室及委屬單位負責人,各區縣文化委分管領導及培訓企業負責人,召開了主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扶貧攻堅和群眾就業創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討會,與會人員圍繞主題深入討論,集思廣益,為我市的脫貧攻堅和非遺傳承發展建言盡力。
據了解,2018年,按照山東、重慶兩省市扶貧協作的總體要求,兩地文旅部門加強高層會商對接,精心謀劃項目實施,推動市區縣深度融合,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文化產業提升、文化藝術交流、人才培養、非遺助力脫貧等方面取得成效。一年來,雙方領導互相交流對接6次,召開部門協作會議5次。山東14個市與對口協作的重慶區縣對接交流105人次,11個市與對口縣區簽訂了《合作協議》,山東向重慶派出掛職干部1人,雙方互派專業技術人員交流104人次,重慶赴山東參加專業技術培訓51人次。全年財政援助資金100萬元,社會幫扶資金232萬元,實施項目27個。
今年,經山東省扶貧協作重慶干部管理組和山東省發改委同意,利用山東財政安排的100萬元項目資金,加上重慶市文化旅游委的配套資金,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中心,促進留守貧困人群和殘疾人就近、居家就業為出發點,在萬州、巫溪、彭水、酉陽舉辦4期刺繡培訓班,招生200多人,實際畢業199人。項目的實施緊緊依靠當地文化主管部門和承辦非遺項目企業,培訓項目選擇注重就近和居家,培訓地點選擇注重方便和集中,承辦單位選擇注重實力和情懷,技能傳授注重實際和實用,培訓管理注重嚴格和規范,培訓效果實現與就業很好融合,現已有141人順利就業。
本文圖片均由侯文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