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碧津美術館、歷史文化陳列館開館
重慶文藝網12月18日16時05分訊(記者 趙玲 攝影報道)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渝北是重慶的門戶。繼去年建成渝北新圖書館、文化館之后,今年又建成了碧津美術館、歷史文化陳列館兩大公共文化陣地。今日上午9時,碧津美術館、歷史文化陳列館開館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美術作品展活動在渝北區碧津公園內舉行,標志著渝北又添兩大文化新地標,文化藝術活動更豐富。
渝北區政府副區長張廣莉主持活動
市文化旅游委黨委委員謝賓致辭
“改革開放40周年,是城鄉巨變、化蛹成蝶的40年,也是渝北區文化建設穩步推進的40年。今天碧津美術館和歷史文化陳列館正式開館,是提高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品質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客觀需要,更是豐富渝北區文化內涵、積淀文化底蘊、提升城市品位的現實選擇。”市文化旅游委黨委委員謝賓發表致辭,表示祝賀并提出了期望,希望渝北區能以兩館開館為契機,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發揮文化的教育和引領作用,讓文化的力量匯入經濟建設、融入城市建設,讓城市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氛圍,不斷增強市民文化獲得感。
渝北區文化委主任吳云斌介紹兩館情況
渝北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羅勇宣布開館
據了解,碧津美術館建筑面積1581.96平方米,是褐墻黛瓦三層建筑,與碧津公園整體建筑風格相得益彰,設有展覽廳、固定陳列室、創作室、典藏室、培訓室等功能室10個,主要承擔藝術展覽、文化交流、公益性講座等功能,是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向公眾免費開放的永久性國家文化事業機構。
與會嘉賓參觀碧津美術館
與會嘉賓參觀碧津美術館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美術作品展
開館首展即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主題,在重慶美術館的支持下,展出“第二十一屆全國版畫作品展”部分評委作品及獲獎入選作品70件及近現代重慶本土優秀藝術家國畫作品30件,共計100件。展出馬振生、阿鴿、朱宣咸、肖建初、楊鴻坤等全國大家和巴蜀鄉賢的作品,及西南地區杜顯清、白澄、張春新、陳航、雷九泰等書畫名家作品。真實反映改革開放以來藝術家們在創作道路上的不斷探索,全國人民建設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1月18日,對公眾免費開放。
與會嘉賓參觀歷史文化陳列館
歷史文化陳列館是由原區文化館改建而成,是服務并推進渝北區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專題性博物館,整個面積三千多平方米,實際展覽面積2610平方米,以實物、展板、多媒體等形式,展示史前至今各個時期,勞動人民在渝北大地上所創造的特色歷史文化。展覽選用化石、青銅器、石刻、木雕等珍貴文物、標本展品1000余件/套。
與會嘉賓參觀歷史文化陳列館展品
與會嘉賓參觀歷史文化陳列館展品
渝北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歷史文化陳列館館長潘恩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歷史文化陳列館展區分四大板塊,第一個板塊展示渝北遠古時代、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到建國前的文物;第二個板塊展示渝北黨史;第三個板塊展示渝北建國以后的成就;第四個板塊展示渝北匠心精神的非遺項目。兩件鎮館之寶,金木雕看坊長9.8米,金木雕三尊造像由金絲楠木打造,均為重慶市館藏文物鎮館之寶。”。
渝北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潘恩介紹鎮館之寶金木雕造像
渝北區文化委主任吳云斌發表感言并提出工作要求,“兩館的正式開館,是渝北區不斷堅定文化自信,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聚萬眾之心、集全區之力抓文化陣地建設的成果,今后,文化委將繼續深入挖掘本土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渝北區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而貢獻力量。”
參會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
與此同時,上午十點,在碧津公園大門口,碧津美術館、歷史文化陳列館開館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文藝演出,為周邊市民帶來了華鎣高腔、船工號子、相聲、舞蹈、雜技等10項精彩節目,切切實實豐富了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藝演出
文藝演出
本次活動由中共渝北區委宣傳部、重慶市渝北區文化委員會、重慶美術館主辦,重慶市渝北區文化館、渝北區碧津美術館、渝北區文保中心、渝北區歷史文化陳列館承辦。中共渝北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羅勇,渝北區政府副區長張廣莉,區人大副主任唐麗華,區政協副主席夏小敏等領導,以及市文化旅游委有關處室和單位負責人、區級有關部門負責人、各鎮街文化戰線的工作人員等出席。
(如果您有本地文化藝術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方式:①通過微信“文化巴渝”(ID:cqwhby)后臺留言;②電話:023-63066844,③QQ:2330236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