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11月22日11時訊(記者 姜連貴)如何進一步提高花鳥畫藝術的教學質量和創作水平?如何更加優質地發揮出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在當今時代的審美作用?昨(21)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學術研討會在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會議廳舉行。
研討會現場
四大院校首次聚合
本次研討會首次聚合了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師范學院的中國畫專業花鳥畫藝術研究方向的師生力量,就新的時代審美要求下,如何進一步提高花鳥畫藝術的教學質量和創作水平,如何更加優質地發揮出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在當今時代的審美作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花鳥畫藝術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畫藝術分為三科:花鳥畫、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藝術形成于唐代,盛于五代兩宋,經元、明、清及近現代沿承發展至今,己經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并以其獨特的繪畫程式和藝術表現形式、藝術魅力和可以陶冶人的精神情操的諸多藝術特色而受到了歷代中國人的喜愛和推崇。
從表現形式層面上,花鳥畫分工筆、重彩、新工筆、寫意、工兼寫、大寫意、小寫意、當代花鳥等。花鳥畫的描繪技法豐富,千百年來,不斷與時俱進的發展創新,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特征的傳承模式私塾制。直至1902年,中國第一堂學院式的圖畫課在南京的兩江師范學堂舉行,標志著中國畫的傳承己經由私塾制向學堂式教育方式的轉換。至1927年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成立至今,經過近百年中國高等美術院校的教學改進,歷經幾多變故的學院式的花鳥畫教學與創作,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有哪些值得肯定的經驗,還有什么需要改進的方面,都成為了本次研討交流探討的重要內容。
巴蜀花鳥畫藝術的歷史地位
四川和重慶,是中國花鳥畫藝術形成發展的重要之地。早在我國歷史發展演進的五代時期,以西蜀畫院四川人黃筌“黃家富貴”創立的精功富麗花鳥畫一派,就得到了當時的理論界、畫界和人民大眾的極力推崇而倍加喜愛。黃筌及黃派花鳥被北宋徽宗皇帝趙佶視為楷模并且在他主持的皇家畫院,親力親為地率領畫家們研究與實踐、創造性地繼承與發展,把中國花鳥畫藝術的學術水平和繪畫技法水準,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被歷代及當代學人視為是傳統中國畫的最高境界的繪畫藝術瑰寶而景仰。
隨著時代變遷與發展,隨著中國國力穩步提升和人民大眾精神充實的需要,隨著一帶一路生發出的文化推進,曾經為世易文化藝術交流產生過重要作用的中國花鳥畫藝術,必將在今天的時代發揮更多的作用、必將在人類世界的發展之當代進程中產生巨大的作用和影響力。
“花鳥畫研究與實踐”的課題意義
據悉,“花鳥畫研究與實踐”優質碩士研究生課程,由重慶市教委立項、著名花鳥畫家、四川美術學院教授梅忠智負責主持,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畫教學團隊及部分研究生共同執行的在建項目。
以四川美術學院花鳥畫藝術專業方向的教學團隊,在全國各高等美術院校中,教學與創作特色優勢突出,20年來,為國家培養出了許多優秀人才。再加上西南大學、重慶大學、重慶師范大學的師生力量,共建了以重慶為中心、代表大西南花鳥畫教學與創作水平的整體風貌,影響海內外。
本次研討會由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主辦,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書記胡剛代表學院參加會議并致詞。研討交流會討論激烈,相信其探討成果對“花鳥畫研究與實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意義。
梅忠智、熊顯林、李白玲、黃靜、劉明孝、羅江枚、候薇薇、馬媛媛、李杰等來自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師范學院的中國畫專業花鳥畫的專家教授以及來自上述四所院校的花鳥畫專業研究方向的數十位研究生參加了研討會。
研討交流會場景
專家經典發言:
四川美術學院教授、著名花鳥畫家、“花鳥畫研究與實踐”課題主持人梅忠智:召開此次研討會的目的是系統的從西南地區開始,讓四所高校的國畫系師生有一個交流學習的機會。中國花鳥畫這門藝術之所以形成一個重要的傳統,就是因為四川人黃荃的“黃家富貴”和他作為宋徽宗的老師所影響的宋徽宗的審美情趣、審美格局、繪畫成就等對后人的影響。花鳥畫藝術越來越受人民的喜愛,對花鳥畫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培養教學做一個系統的推進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提出好的建議,爭取做為一個國家級項目,爭取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
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書記胡剛:繁榮文藝創作的大好形勢下,花鳥畫發展遇到了好時機。通過這次課程的相聚,讓主要的幾個院校作為共同的智慧和凝聚力的開始,搭建好的平臺,一起關注花鳥畫教育,推出更優秀的成果。
重慶大學藝術學院中國畫系主任、教授熊顯林:研討會開了一個好頭,遠遠超越了一次課程的意義。花鳥畫的受眾面很廣,深受大眾喜愛。隨著城市生活的進步發展,離鄉村田園生活也越來越遠,很難感受到齊白石畫的兩只小雞睜一只蚯蚓、一只青蛙要跑的時候用草繩把它拴起的那種美感---題材與現實環境的疏離,加上文化方面的缺失,對筆墨的掌握確實有所欠缺。
四川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畫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劉明孝:梅中智老師主持花鳥畫教學對研究生教育很有好處,不僅僅是做課題,也把重慶花鳥畫教學推進了一步。
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李白玲:我做了三個選題,比較熟悉能給學生們好的指導。一是關于西北的花鳥畫,古代較少。二是對西雙版納的花鳥畫,古代也沒有,是填補古代空白的花鳥畫創作。第三是關于花鳥畫創作題材的寓意特征,表現喜怒哀樂。當時和學生一起創作胡楊樹,畫相同的題材,但用不同的技法。
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繪畫系主任黃靜:研討會對重慶花鳥畫是一個推動,花鳥畫教學的研究很有意義。這個時代的花鳥畫怎么走,很重要,傳統的意境和技法是要繼承,但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礎上與前人的花鳥畫拉開距離讓人耳目一新?首先觀念意識要和古人不同,元素是第二位的,觀念和圖式語言上能否有突破?審美能力和藝術境界,觀念上打開思路,藝術語言要有所提高。
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羅江枚:花鳥畫受眾面廣。重師沒有國畫專業,一年級公共課較多,二年級主要查資料,但是跨專業的較多,專業性弱些但是綜合性較強。
交流會教師合影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