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10月20日7時20分訊(記者 張義)“哇!這匹馬真酷,像真的一樣。”“很感人,值得一看!”舞臺上,一匹木偶戰馬在嘶鳴;舞臺下,觀眾被精彩的表演所震撼。19日晚,由重慶演出公司主辦的第七屆重慶演出季展演劇目、世界史詩級舞臺劇《戰馬》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上演。演出當晚,現場座無虛席,近千名觀眾共同觀看了這部震撼身心的舞臺巨作,近距離感受了這部講述友誼、勇敢、堅韌、信念的世界史詩級舞臺劇魅力。
《戰馬》講述人馬情
觀眾:看一次哭一次
風靡全球的史詩級舞臺劇《戰馬》改編自英國桂冠作家暢銷成長小說,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講述了少年艾伯特尋找愛馬Joey的故事,反映了人與馬之間的情感。
《戰馬》是一部集藝術性、技術性、觀賞性三者完美融合的史詩級舞臺巨制,于2007年被英國國家劇院成功搬上舞臺,如今已相繼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德國、荷蘭等國家全球演出超過4000場,觀眾超過600萬人,累計在全球斬獲24項重要戲劇大獎,成為引人矚目的劃時代文化事件,更被稱為是“世界舞臺表演的奇觀”。 該劇中文版由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出。
演出中,每一段落演出落幕,現場觀眾都報以雷鳴般的掌聲。“這部劇的小說、電影版我都看過很多遍,雖然知道劇情,但是每次看還是會哭得不行,今天的舞臺劇版又有另一種味道,感覺很值!”市民盧女士大學時學習文學專業,對于《戰馬》的故事情節已經滾瓜爛熟,但是演出中Joey和Albert分別以及重逢的片段,卻還是忍不住流下了流淚。“今天我又哭了。不過真的很精彩,不虧是國家話劇院的演員,感覺2個半小時一晃就過去了。”
舞臺上的“戰馬”怎么演?
演員:用馬的思維看世界
《戰馬》中負責“喬伊”頭部的演員唐鵬是名重慶小伙兒,早前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馬偶演員被要求‘用馬的思維看世界’,把自己當成一匹真正的馬。”
為此,馬偶演員們還專門到馬場體驗生活,近距離觀察馬的肌肉、骨骼、走路姿態、生活習性、思考方式,演出中,戰馬Joey由三名馬偶演員配合完成,負責頭部的演員站在馬頭的側面,前后兩腿的演員鉆在馬身內部。
記者觀看完整部劇目發現,雖然Joey由馬偶演員在支配,但在觀看演出過程中,注意力卻完全集中在馬的身上,就像是一匹真馬來到了舞臺一樣。記者采訪中得知,能得到這樣的觀看體驗完全依靠三個演員之間的默契。“《戰馬》里除了幾個規定的點,馬的表演完全是即興,誰都可以是一個動作的引導者,一個人引起動作,另外兩人無條件給予支持,所以演員既可以發起動作,也可以去支持別人,三人共同的反應到做出動作,只用0.1秒。”
機械裝置的“戰馬”如何被演活?
背后藏著一顆“匠心”
當天的演出開始前,記者提前參觀了舞臺后區。除了舞臺用到的大量道具陳放在這里外,服裝化妝區域分布也設在這里,還有《戰馬》中文版2000多件服裝井井有條的掛在這里,“所有演員換裝、搶裝都在這里,時間只有40秒。”劇組服裝舞臺道具的工作人員介紹,由于在中國找不到與一戰時期軍服相同的布料,這些服裝都必須從英方“原裝進口”。
實際上,《戰馬》的所有服裝和配件全部原樣還原一戰時期的布料和風格,連行軍的行囊重量都要求和一戰時士兵的行囊重量相當。記者了解到,《戰馬》擁有160人演出團隊,演出中的道具由18輛9.6米集裝車運輸,光布景就動用了60多人耗費10余天布置。
“舞臺上你眼睛能看見的就是這么一塊18米長的投影幕,但是運景則需要11車到12車貨柜(12米5的集裝箱),可見它的復雜性并不像我們看到的如此簡單,幕后的工作達到了極致。”該名工作人員還舉例,不要小看看似簡單的舞臺地板,其實它一共有5層。“我們所看見的表層是做了麻點處理加上電腦切割的圖形,而它的下面有兩層基礎地板,另外還有一層吸音材料層,一層木結構層。”這樣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地板有彈性,對演員起保護作用,更重要的是馬蹄在上面發出的聲音會非常好聽和逼真。
據悉,作為第七屆重慶演出季展演劇目,舞臺劇《戰馬》將于10月19日——11月4日期間,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上演15場,為山城廣大戲劇愛好者獻上震撼無比的頂級文化藝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