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9月27日22時20分訊(記者 劉思然)中華民族的匠作精神源遠流長,“精深的匠意、精湛的匠思、精良的匠技”都是當代藝術創作與文化創新的重要根基。今(27)日,“跨越時空的聚會“2018重慶匠心手工藝公共藝術展,在重慶華龍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了新聞發布會。
據悉,2018重慶匠心手工藝公共藝術展首站(以下簡稱公共藝術展)將在重慶市渝中區龍湖重慶時代天街舉行,后期還將在美術館及高校進行巡展。此次,為期近一個月的公共藝術展以“跨越時空的聚會”為主題,圍繞重慶本土的傳統手工技藝展開,5大匠心手工藝項目集中亮相,將為市民們呈現一場涵蓋了公共藝術展、匠心藝術主題互動體驗、文藝演出、匠心藝術快閃店的饕餮盛宴。
出席此次發布會現場的有重慶市文化委非遺處處長王發榮,華龍網集團副總裁、副總編輯朱翔,龍湖時代天街項目副總趙毓敏及《匠心》融媒體欄目組主創代表漆罡。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劉嵩 攝)
強強聯合 精品呈現 打造重慶文化旅游新地標
本次公共藝術展由重慶市文化委會指導,重慶華龍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龍湖重慶時代天街主辦,《匠心》融媒體欄目承辦。此次活動不僅是重慶華龍網集團旗下“匠心”系列直播策劃重要組成部分,也旨在落實重慶市文化委對依托大眾場所積極開展面向群眾的各種類型活動的要求。
重慶市文化委非遺處處長王發榮答記者問(記者劉嵩 攝)
據悉,本次公共藝術展展覽面積達300平方米,展覽范圍涵蓋國家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重慶匠心本土手工藝項目,包括朗溪竹板橋造紙、榮昌陶器制作技藝、秀山龍鳳花燭、合川玻璃燒制技藝、永川竹藝等都將參展。現場還將設置匠心藝術快閃店及多媒體展示區,助力打造出全方位多角度的精品展覽。發布會現場,重慶市文化委非遺處處長王發榮還從“抓培訓”、“抓平臺”等五個方面回答了現場記者關于傳統手工藝融入現代生活的意義的提問。
本次公共藝術展特選址在主城核心商圈、城市文化藝術普及平臺——龍湖重慶時代天街舉辦,創新融合匠心主題商家、文創、沉浸交互式互動、沙龍空間、主題手作等業態為一體,以打造都市文旅目的地為目標,以普及匠心文化藝術為根本使命,希望為市民們展現出一張“城市新名片”。
重慶華龍網集團副總裁、副總編輯朱翔答記者問(記者劉嵩 攝)
打造五大原創精品項目 邀非遺傳承人與市民面對面交流
本次公共藝術展展覽現場,根據“永川竹編技藝”、“榮昌安陶”、“彭水造紙”、“合川玻璃”、“秀山龍鳳花燭”五大傳統手工藝項目,打造了五大原創精品裝置藝術供市民參觀,還設計了可讓市民與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互動的四大主題互動活動。匠心藝術主題互動活動將于每周末舉行。屆時,不僅有傳統手工藝方面的專家學者、匠心傳承人到現場分享匠心藝術的故事, 還有“蔡倫造紙技藝”、“榮昌陶藝”、“永川竹編制作技藝”的匠心傳承人來到現場,與市民們近距離互動。
全方位貼近生活,為市民打造一座開放的博物館
本次公共藝術展展覽面積達300平米,參展項目涵蓋國家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本土手工藝項目,包括“永川竹編技藝”、“榮昌安陶”、“彭水造紙”、“合川玻璃”、“秀山龍鳳花燭”等。現場還有高校志愿者團隊為市民免費講解每一門手工藝背后的匠意、匠思與匠技,引導大家挖掘傳統技藝所形成的器用之美以及蘊藏其間的文化邏輯。
三場匠心現場演繹,向世界展示重慶風采
除此之外,國慶節期間主辦方還特別策劃了3場匠心文藝表演,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帶到市民們的身邊。栩栩如生的銅梁龍舞、原生態的木洞山歌、神工鬼斧般的川劇變臉都將一一亮相本次公共藝術展。打造交互式體驗場景,力求做到雅俗共賞,同時也希望以此增強傳統手工藝的社會認同度和參與度,促進傳統工藝融入現代生活,向世界展示重慶風采。
《匠心》融媒體欄目組主創代表漆罡介紹項目(記者劉嵩 攝)
2018重慶匠心手工藝公共藝術展,將通過一系列的精品展覽、互動活動,打造出一段好看、好玩的文化之旅。用藝術與市民們對話,讓市民們近距離接觸傳統手工藝,重新解讀“匠心藝術”的概念,振興傳統手工藝,助力傳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此真正做到普及文化藝術,倡導高雅的生活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