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9月18日11時05分訊(記者 李坐堂)1.7噸重的商務車,“牛人”用鼻子拉動20米耗時不到一分鐘;一把40厘米的寶劍從口中吞下后,又從口中取出來……16日下午,萬盛黑山谷景區游客中心內一片熱鬧景象,掌聲歡笑聲連連。“重慶市第三屆民間文化藝術之星選拔賽”渝東北片區海選在這里舉行。
據悉,接下來全市各區縣的各路民間藝術達人也將齊聚萬盛黑山谷,通過“第三屆民間文化藝術之星選拔賽”,從街頭走上“舞臺”,從民間走向“市場”,讓原汁原味的民間文藝重煥藝術之光。
精彩演出 讓市民直呼過癮
當日下午,梁平區非遺中心選送的梁山燈戲《裘皮大衣》拉開了海選序幕。隨后萬州區非遺中心的戲曲《梁紅玉大戰大山口》、彭水縣文化館的民間聲樂《苗間打鬧》、忠縣文化委推薦的民間團體表演《絲竹神韻》、個體表演雜技《太空漫步》、墊江縣文化館民間器樂《正月十五鬧雪燈》等精彩節目輪番上陣,觀眾們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舞臺,臉上洋溢著微笑,掌聲、笑聲、喝彩聲不斷。
16時30分左右,當本次海選賽即將落入尾聲時,來自忠縣的劉勇上臺表演,只見他屏氣凝神,將繩子栓在一輛重約1.7噸的商務車車頭上,繩子的另一頭在他鼻子的牽引下,商務車緩緩啟動起來。20米的距離,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他表演的競技項目《鼻子拉車》,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記者了解到,當天的演出主要以渝東北片區海選為主,萬州、忠縣、云陽、巫山、銅梁、奉節、城口、開州等區縣攜46個節目參賽。
為民間藝人提供展示交流的平臺
“表演精彩,節目接地氣,貼近老百姓的生活。”重慶市群眾藝術館研究館員陳驊接受采訪時表示,“高手在民間,這次活動各個區縣報名都很積極,活動形式很好,給民間藝人提供了一個展現‘絕活’的載體和平臺,希望活動長期堅持下去,將民間的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重慶市民間文化藝術之星展演活動,我們連續參加了三屆,這次帶來了民歌、雜技等5個節目”。忠縣文聯副主席、文化館副館長陳波說,民間藝人的表演都是來自生活,表演很接地氣,充滿濃烈的巴渝味道,更能吸引打動人,很受老百姓歡迎,他們的演出對宣傳展現重慶民俗、民風增添了一種獨特的“重慶味道”!
來自河北的曹軍告訴記者,他們已在南岸區定居,一家人都喜歡雜技,今年給12的女兒報名參加了此次活動。他說,活動不僅給民間藝人提供一個了展示才藝的平臺,而且也開闊了眼界,增進了同行之間的交流。
文旅融合 讓地方特色文化精彩呈現
黑山谷旅投副總汪洋表示,第三屆重慶市民間文藝之星選拔賽在總結前兩屆成功舉辦的基礎上,活動規模、影響力都有較大提升。本屆將賽區設在萬盛黑山谷景區,這是文旅融合的一次新嘗試。將民間藝術的“秀場”放在景區里,讓文化產品成為旅游吸引物,也探索用現代傳播方式、文化旅游融合等創新方式讓民間藝術吸引游客,同時希望通過本次大賽讓更多民間文藝人才脫穎而出,讓地方特色文化得以精彩呈現。
值得一提的是,大賽最終將評選出10個重慶民間藝術之星節目,每個節目獎金20000元;10個重慶民間藝術新秀節目,每個節目獎金5000元;若干優秀組織獎。為入選參加復賽的節目頒發入圍獎證書。獲獎選手資料將被錄入重慶民間文化藝術之星人才儲備檔案庫,部分優秀選手將成為重慶旅游藝術團、重慶龍天非遺藝術團正式簽約演員,受邀參加相關演出活動。
重慶市舞蹈家協會主席畢富純,重慶市群眾藝術館研究館員陳驊,市劇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夏祖生,原市音協副主席向菊瑛,西南政法大學體育部主任、教授薛山,國家一級導演、重慶演藝集團藝術總監王亞非,以及西演集團導演部主任陳欣雨等擔任本次海選賽的評委。(圖片由重慶旅游藝術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