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7月25日16時40分訊(記者 戴文彬 實習生 龔偉)由從詩歌引出字,用甲骨文創作一幅動人畫卷……活動現場,江北區的文化志愿者教師通過形象的大樹引出甲骨文“木”字的象形字由來。今(25)日上午,由江北區文化委主辦,江北區文化館、五里店渝能陽光社區組織實施的“甲骨文字與傳統文化”培訓課程開課,志愿者生動的講解、活潑的氣氛,讓孩子們輕松領略到甲骨文的傳統文化魅力。
????據悉,本次“甲骨文字與傳統文化”課程培訓是 “江北區文化館2018年公共文化物聯網送培訓進社區”活動之一。以公益性課堂形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青少年的文化素養與愛國精神。
????記者現場看到,參與培訓的多是7-10歲小朋友。課堂中志愿者教師向小朋友們傳授“木,花,草,山,水”等由詩詞引申出來的甲骨文文字。課堂氛圍相當活躍,首次接觸甲骨文的小朋友們顯得興奮而積極,老師頻頻向小朋友們發問,孩子們也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問題,教室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甲骨文是現存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一種文字。“向小朋友們傳授甲骨文基礎,希望他們能從小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孩子們思維開闊,敢想感言,在提供文化志愿服務、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自己也樂在其中。”授課的志愿者宋嘉說。
????江北區文化館按照創新的“群眾點單,政府配送”模式推進公共文化物聯網工作,2018年以來,已累計完成五百余場次的公共文化物聯網文藝培訓、文藝演出、文化講座等活動配送,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認可。據悉,明天上午,江北區文化館還將為石馬河街道桂花園社區配送創意沙畫體驗課,旨在豐富社區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把群眾喜愛的文藝活動送到他們身邊、讓其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文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