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7月23日6時訊(記者 陳發源 通訊員 王良軍)7月21日、22日晚,重慶市歌舞團大型原創民族舞劇《杜甫》進京參加“春華秋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劇目展演(北京)”,成功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連演2場,受到首都觀眾熱捧。這是民族舞劇《杜甫》繼2016年應邀參加國家大劇院秋季演出季進行公演之后,第二次進京演出。
《杜甫》進京展演劇照。重慶歌舞團供圖
????據了解,“春華秋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劇目展演”為集中展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成果而組織的一次全國性展演。本次入選展演的16部作品,均為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項目的優秀舞臺劇目。而《杜甫》作為重慶市唯一一部參展劇目,該劇入選滾動資助項目后進行全面改版升級后進行的首輪演出,也是繼參加第十二屆全國舞蹈展演后的又一次重要亮相,并且又有新的微調和優化。
《杜甫》進京展演劇照。重慶歌舞團供圖
????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項目設置于2016年,以“抓精品、攀高峰”為目標,對一般資助項目進行優中選優,推動優秀劇目再修改、再加工、再提升、再傳播,深化資助項目成果運用,催生藝術“高峰”作品。
????在一個多月前舉行的《杜甫》首次專家研討會上,15名全國業界知名專家對該劇進行解剖式的“把脈問診”,提出了進一步打磨提升的方向。會后,重慶市歌舞團和主創團隊充分汲取專家意見和觀眾建議,進一步梳理主線脈絡和“雙生”杜甫的矛盾交織線索,重點提煉表現杜甫氣質形象的典型舞蹈形象語匯,并就部分舞段結構及服裝、舞美、燈光等進行調整優化,強化舞蹈本體屬性和人物形象塑造,努力讓“情圣”杜甫綻放出時代光芒。
《杜甫》進京展演劇照。重慶歌舞團供圖
????仕女舞、弓箭舞、僵尸舞、蛀蟲舞……在變幻的舞臺上,應景的燈光下,多元的音樂中,演員們運用精湛的舞技、豐富的肢體語言,以舞立象、以舞傳情,以一個個“塊狀舞段”,傾情演繹了“風雨飄零數十載,不忘初心濟天下”的杜甫,為觀眾獻上了一臺精彩絕倫的藝術盛宴。
????“求仕行”“麗人行”“兵車行”“難民行”“亂世行”“長恨行”“別離行”“農樂行”……一個個場景,意象化地呈現了杜甫顛沛流離的一生,生動地塑造了那個梁啟超眼中的“情圣杜甫”,形象地表現了杜甫為理想而不悔、為百姓大聲疾呼的精神境界。
《杜甫》進京展演劇照。重慶歌舞團供圖
????演出結束后,臺上演員四次謝幕,許多觀眾遲遲不愿離場。來自上海的魯忠陽是《杜甫》的“鐵桿粉絲”,一周前專程到昆明觀看了參加全國舞蹈展演的兩場《杜甫》演出,而這次又“追”到了北京連看兩場。“每一次觀看都有不一樣的收獲,不一樣的享受,不一樣的認識和提高。官吏們的專橫,宮女們的呆滯,大明宮的轟然倒塌,‘春夜喜雨’的歡樂,都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頗有感觸地說。一位北京當地的女青年則表示,無論從演技、音樂、服裝、燈光等各方面來說,還是主創團隊對情節的精心設計,這部舞劇都值得一看,愿意將這部佳作推薦給其他的朋友。
演出結束后,觀眾們遲遲不愿離場。重慶歌舞團供圖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舞蹈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秘書長羅斌,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教授、院長于平,國家一級藝術指導、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徐麗橋,國家一級導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副團長李福祥等10位業界知名專家,觀看了這次演出。屆時,7月23日專家將與觀眾代表一道參與由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組織召開的第二次《杜甫》研討會,再度對該劇進行“集中會診”,為進一步將該劇打造成傳世之作出謀劃策。
????重慶市歌舞團將和《杜甫》主創團隊一道,根據專家的修改提升意見和觀眾建議,對該劇進行進一步的精雕細琢、打磨提升,致力將其打造成為一部真正能“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魅力、弘揚中國精神”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