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6月15日13時12分訊(記者 李坐堂)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重慶主場活動·第三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日前在磁器口古鎮落下帷幕,記者獲悉,參展的重慶老牌露酒百花潞已啟動了申報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能將這個擁有百年歷史的重慶老字號發揚光大,打造又一個響亮的文化名片。
百年老字號結合年輕化路線。受訪者供圖
????擁有百年歷史 獨特釀造工藝曾暢銷全國
????提起涪陵的名優特產,榨菜和油醪糟是具有代表性的“二寶”,卻鮮有人知,百花潞酒是與之并稱的涪陵“三寶”。
????據《涪陵縣續修涪州志》記載,涪陵特產百花潞酒,于前清嘉慶4年(1799年)創制,前清道光25年《涪州志》便有了生產涪陵潞酒的文字記載。有“長江中最古老的水文站”之稱的涪陵白鶴梁上,曾有題刻?“遍舟載得潞州酒,醉聽漁人唱晚風”。
????百花潞酒是重慶鮮有的露酒品類,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據百花潞酒在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的申報信息,百花潞酒最初由山西人譚氏制作,名為涪陵潞酒,其后代譚耀廷在20世紀30年代繼承祖技,以釀制大陸春百花潞聞名于世。
????抗日戰爭期間,譚氏酒家處于長期停業狀態。直到1951年,當時的涪陵縣人民政府商業部門派人專訪譚耀廷,搜集整理百花潞酒配方和生產工藝資料,由縣酒廠恢復生產。同時組織專家對原配方,工藝等作了一些科學實驗及改進,使其風味更佳,口感及功用更好。
????經過20余年的發展,百花潞酒倍受消費者喜愛,產品供不應求。據介紹,1973年產量達11噸,1980年達172噸。1984年,酒廠研制成功低度型百花潞酒,投放市場后,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到了1985年,百花潞酒年產量猛增到652噸,產品供不應求,暢銷湖南、湖北、河南、河北、上海、天津、北京、廣州等18個省市及中國香港等地。
????找回失落的老手藝 投入1000萬重振百花潞酒
????1994年,百花潞酒遇到了一個難關。彼時,全國各地酒業發展很快,涪陵市場受到不少外地酒的沖擊,百花潞酒的產量有所下降。到后來,幾乎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市場上幾乎買不到百花潞酒。
????“我不想讓承載了幾代涪陵人感情的百花潞酒,消失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李志是土生土長的涪陵人,他的父親20歲便進入涪陵百花潞酒廠,當過技術員,干過銷售。
????1981年,剛剛16歲的李志也進入了涪陵百花潞酒廠當了工人。他從一線工人干起,后來也當了技術員,還跑過銷售,每當聽到消費者夸獎百花潞酒的純正、口感好時,李志的心里總是樂滋滋的。
????10年后,隨著廠里搞改革,李志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了百花潞酒廠。
????看著百花潞酒日益衰落,李志的心里五味雜陳,決心讓百花潞酒重振旗鼓。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終于獲得授權使用“百花潞”商標,生產百花潞酒。
????對此,李志投入了1000多萬元,重新改造生產設備,在保持百花潞酒秘制配方的基礎上,實行了機械化作業。同時,李志還深入成都、云南、甘肅等地的藥材基地,組織優質原料,生產出了22度、25度、30度、35度的百花潞酒系列產品。
仍保持傳統工藝的百花潞酒,深受消費者喜愛。受訪者供圖
????這些年來,李志一直秉承著百年秘方和傳統工藝,生產的百花潞產品仍保持棕紅橙明、芳香濃郁、柔和醇甜、酒性舒緩的特點。僅2016年,百花潞酒產量就達到了800噸,2017年的上半年,產量已超過500噸,基本上找回了市場。
????經濟效益有了,但李志并不滿足于此,“百花潞酒有那么悠久的歷史,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后,百花潞酒將繼續秉承傳統釀造工藝,結合年輕時尚消費文化,打造又一個響亮的重慶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