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6月12日06時訊(記者 樊國生)小酒坊也有大夢想:既然責任在肩,就要堅守工藝、傳承味道。第三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上,來自豐都縣武平鎮術洋酒坊的仙境雪玉山白酒(茶元白酒釀造工藝),在博覽會上引起了市民酒友的關注,很多酒友現場品嘗,銷量不錯。
這令程術洋欣慰,傳統工藝釀造的酒在主城也受歡迎,作為茶元白酒釀造工藝的傳承人,他表示要將這種工藝和味道傳承下去。
茶元白酒:承襲祖傳的白酒文化
說起茶元白酒的來由,要從程術洋的祖上說起。程術洋說,他的祖上原居湖北高崗院,一直以來有釀酒習慣,但當時自釀自飲,并不外賣。湖廣填四川時,他的祖上隨填四川,在豐都落戶。傳到程術洋的高祖程永儀時,仍是自給自足。時值民國時期,當地一位軍官“交換”了他家的釀酒工藝。解放后,將這一技術帶回家鄉并自制銷售,因其口味獨特獲得好評。后酒廠經歷了被收購、擴大生產、垮掉、復興等歷程,但因為技藝獨特、酒質好,一直得以傳承,茶元白酒也深受豐都當地及周邊區縣市場歡迎,形成了地方白酒文化。
1999年,在豐都縣暨龍鎮政府當司機的程術洋辭職投身辦酒廠,并聘請了傳承此工藝的程德喜做釀酒師傅,從此踏入了釀酒之路。
幾年跟師學藝,程術洋已成為茶元白酒釀造技藝的新一代傳承人,獨立經營著武平鎮茶園白酒廠。
堅守如初工藝釀出原汁原味的百姓酒
程術洋介紹,按照茶元白酒的釀造技藝,仙境雪玉山白酒的釀造從選料到泡糧,到初蒸、煮糧、復蒸、糖化、發酵、烤酒,每一個過程都遵從原制,以保證酒味的原香原醇。
怎樣保持原香原醇?程術洋說,他們生產的酒都是糧食酒,包括玉米酒和高粱酒。用的是雪玉山的水,選的是優質的玉米和高粱,保證98%以上無霉爛,蒸煮過程中以完整顆粒而非粉末碎粒進行,烤酒中不添加工業酒精或其他化學物質。包括工具使用,也是傳統的撮箕、木甑。相較而言,有變化的只有一個,燃料的使用,由最初的木柴到煤,到如今的天燃氣,實現了環保生態化生產。
正因為如此,他們生產的酒味道醇厚,喝了不上頭,老百姓愛喝,價格也公道,在當地非常暢銷。除了當地人喝,隨著雪玉山旅游開發,一年一度豐都鬼文化節的召開,以及當地人的外銷,外地客也很喜歡他們的釀酒。
不做“貼牌”酒 堅守口味要“做大”
程術洋介紹,他們現在每月大約產出大約1萬斤酒,除少量窖藏外,大部分進行銷售。
由于傳統的工藝和醇厚的口味,程術洋也接到過一些酒企酒商的“貼牌”邀請,要求他只供貨不零售,但他堅辭不干,“貼牌”的風險太大,萬一被摻假做成勾兌酒,茶元白酒就會失去信譽、失去市場,甚至失去品牌。
程術洋說,雖然目前酒坊尚小,但獲得了生產許可證后,酒坊的目標是將仙境雪玉山白酒(茶元白酒)打進超市。而打進超市前還要解決擴大生產、成立公司、包裝等問題。
前進的阻力不小,程術洋坦言,相較于茶元白酒的擴大生產,這項非遺技藝的傳承更讓他糾心,“煮酒熬糖都是磨行,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愿吃這份苦。只有做大規模,讓年輕人看到希望,這項技藝才有望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程術洋說,目前,這項技藝正在申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