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多彩非遺,美好生活。第三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將于6月8日至11日在重慶沙坪壩區磁器口沙磁巷舉行。6月1日起,本網陸續走近部分參展項目,為您解讀非遺傳承的精彩故事。
重慶文藝網6月4日6時05分訊(記者 張義)不覓仙方覓睡方。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養生,可是,你知道最好的養生方法是什么嗎?可能在大多數有睡眠障礙的人看來,不是花樣百出的運動,也不是各種精致講究的保健品,而是良好的睡眠質量。第三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將于6月8日開幕,如果你也有睡眠方面的困難,不妨去本屆博覽會上了解一下“老氏靜臥養生法”。
機緣:尋醫問診結識恩師
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類)老氏靜臥養生法,是由重慶市人民政府審核批準、名老中醫創立的中醫內煉養生技法,有著120年傳承歷史。它是清末民初重慶涪陵名醫李夢常在繼承道家陳摶老祖創立的千年道家睡功和中醫“水火既濟、心腎相交”理論基礎上,結合道家秘傳“回嬰望憶”內煉技法創編的一種中醫內煉養生技法。
作為老氏靜臥養生法第四代非遺傳承人,說起如何與之結緣,袁浩將思緒拉回到28年前。“那還是1990年的時候,我在重慶理工大學工學院讀書,一次打籃球把腳崴了,在西郊醫院看病時認識了一位老中醫。”袁浩口中的這位老中醫,正是后來的恩師李國民。腳傷治愈后,袁浩與李國民再無交集。直到2005年,他因先天體弱多病和不良生活方式患上肺部方面的疾病,在西醫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袁浩想起了當年那位老中醫。“那個時候肺不好,經常感到胸痛,尤其在變天或感冒時咳嗽不斷,長期失眠,相當難受。”袁浩向記者回憶,當時的狀態是感覺自己命不久矣,更別說想在晚上睡個好覺。幾經努力,袁浩終于找到了李國民。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何來?”李國民告訴袁浩,“睡眠者,能食,能長生”,他向袁浩建議:西醫治療不理想,可以試試“老氏靜臥養生法”。原理為采用中醫和道家的養生技法,在睡眠中啟動人體自身“內藥”自我修復,以達到“燮理陰陽,貫通經絡,調和氣血”,開發人體健康潛能,防病祛病的目的。
袁浩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按照李國民說的方法試了幾次。“一開始,我也不能堅持,所以效果不太理想就放棄了。后來又想再認真試試,按照師夫講的方法堅持了21天,突然感覺好像有效果了。”嘗到了好睡眠帶來的甜頭,袁浩對“老氏靜臥養生法”充滿興趣,為此還專門將住房買到李國民的醫院附近,有空就去向他請教。
一來二往,袁浩和李國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正式拜師在李國民門下。后來,在李國民的精心指導下,袁浩不僅潛心鉆研老氏靜臥養生法,還正式到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進行了中西醫結合專業的科班學習,并考上了西南大學有關道家養生方面的道學碩士研究生。
在與李國民學習的過程中,袁浩結識了劉鋼、王東等師弟,并跟他們一道,幫助師夫李國民對老氏靜臥養生法申請非遺保護。“師夫當時已經82歲高齡了,他只是希望這個古老的文化傳承不要斷了。我們就想,為什么不申請非遺,對它進行更好的保護。”2013年,老氏靜臥養生法成功申請大渡口區區級非遺;2014年2月,老氏靜臥養身法被認定為重慶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類)。
發展:課題研究助力公益
2015年,李國民去世。臨終前,他拉著袁浩的手說,希望能把“老氏靜臥養生法”整理成籍,讓更多的人可以了解這門技法。李國民過世后,袁浩一直在整理相關的資料,“我動筆整理了七八個月,沒有做其他事情,專門整理這本書籍。”通過李國民之前的口述以及自己的原稿資料,袁浩將老氏靜臥養生法理論系統化,形成文獻,并于2017年在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
“道家創始人老子不僅是大哲學家、思想家,也是大養生家。”袁浩向記者介紹,追溯淵源,老氏靜臥養生法來自老子的“靜以養生”,老子在《道德經》里強調,“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所以,要養生長壽,就要習靜。因此,老氏靜臥養生法命名為老氏,主要是尊崇老子的養生思想,提倡“靜以養生”。事實上,老氏靜臥養生法一直秉承著道家的養生觀點,在此基礎上,兼收并蓄中醫“水火既濟、心腎相交”等理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養生體系。
“傳統吐納導引,尤其是口傳心授的中醫養生文化,如果不加以保護,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而衰微,甚至消亡。”袁浩坦言,雖然老氏靜臥養生法被列入重慶市第四批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但是在當下,傳統醫藥項目由于受西醫的沖擊,它的文化身份逐漸喪失,世代沿用的傳統規范不被承認。
因此,老氏靜臥養生法第四代傳承團體在繼承老氏靜臥養生法精髓的基礎上,結合現代身心醫學觀念和最新科技成果,開創了全新的身心綜合調理體系——老氏古法睡眠調理綜合服務,其工作原理是采取一系列中醫和道家的養生技法,以改善睡眠質量為起點,啟動人體自身“內藥”,實現以失眠癥為代表的多種亞健康癥狀者、身心應激性疾病患者(如“三高”人群)身體健康的自我恢復。“第四代傳人中大多都具備相關專業本科、碩士以上學歷,在大學、醫院、企業等任職,有豐富的養生實踐及社會活動經驗。”袁浩介紹,目前,老氏靜臥養生法和重慶市第一福利院達成合作,開設了老年人睡眠健康管理的課題,專門針對老年人的睡眠問題進行研究。該項目采用最新科研儀器“中醫經絡能量儀”(脈診儀)、“睡眠質檢測儀”(心曉)等檢測睡眠質量的前提下,進一步和“時相醫學”、“預測醫學”相結合,制定專業、系統、科學化的調理方案,達到改善睡眠和養生防病的目的。
“我就是睡眠不好,晚上喜歡胡思亂想。”85歲的蘇應焜老人于2018年1月28日在該院建檔接受老氏靜臥養生法團隊的老氏古法睡眠調理綜合服務。他告訴記者,睡得好的時候他能睡5個小時,但這種情況很少,大部分時間,他每天的睡眠時間都只能保持在3個小時。進行了9次調理后,老人的睡眠質量有明顯的改善。“現在基本上每天能睡5個小時。”
袁浩表示,古老的老氏靜臥養生法帶給人們睡眠養生的智慧,他希望能夠帶領團隊,繼往開來,讓老氏靜臥養生法在非遺體系中,以文化為核心,科學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