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3月9日07時05分訊(記者 張義)我們現在居住在重慶一帶地方的人,古代叫“巴人”。“巴”字有何含義?從何而來?它與我們祖先的圖騰有何聯系?這些,在華龍網、重慶文藝網以及重慶客戶端近期同步上線的巴文化百集經典講座《巴國傳奇》中,執筒人鮮于煌教授一一進行了簡明清晰的闡述。《巴國傳奇》自上線以來已開播四期,在受到市民朋友歡迎的同時,也引發了重慶文化界的一些專家學者的熱議。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教授丁永忠:
????引經據典講解緣由 娓娓道來展現底蘊
????始源于巴人巴國、根植于巴山蜀水的巴文化,厚重燦爛、源遠流長,是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教授、重慶市孔子儒學研究會副會長丁永忠評價:“國家講文化自信,地方民族文化也要講文化自信,《巴國傳奇》網絡視頻講座的出爐,體現的就是一種傳統巴文化的自信。”
????“每集內容可圈可點,有演有講,有圖有話,可看性強。”丁永忠說,巴文化講座《巴國傳奇》面對廣大市民,以網絡視頻的形式,開設“文化講壇”,主講內容通俗易懂,靈活自由、平易素樸,手機受眾隨時可聽可看,形式很好。特別是內容講述中還時時引用《山海經》《楚辭》《莊子》《論語》為佐證,增加了節目的學術可信性。
????丁永忠同時談道,“節目每集時長較短,三四分鐘內既要講巴文化特點,又要插入一些圖片造勢,看過后感覺有一共同遺憾,每集好象剛剛開個頭,馬上就結束了,缺乏一個高潮點!”
????重慶工商大學教授傅正義:
????抓住核心文化 傳播歷史精髓
????“《巴國傳奇》的推出,必定開卷有益,可謂幸甚至哉!”重慶工商大學教授傅正義認為,弘揚中華文化必弘揚地方文化,地方文化越豐富,中華文化越輝煌。
????觀看《巴國傳奇》后,傅正義評價:百集巨制,規模宏大、氣勢宏大;形態生動,表現靈動;內容平實,雅俗共賞;有聲有色,圖文并茂;有教有樂,寓教于樂。傅正義說:“巴渝文化有容乃大,大而能美相匹配,博大方能精深。”
????傅正義對前幾期節目評價頗高,他說,“節目注重娛樂與教化、普及與提高、知識與學術、豐富與深刻的關系,執兩用中,把握尺度,既和悅耳目,又凈化靈魂。”同時,他也對《巴國傳奇》的每集時長提出意見:“話匣子剛打開又要收場,剛有幾分熱度,又遭冷卻,有種沒看過癮的感覺。”
????綦江博物館館長周鈴:
????現代媒體展示古老文化 簡潔明快信息量大
????從《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到《朗讀者》,近期文化類節目接連“火”遍電視屏幕、網絡平臺和社交網絡。互聯網時代,網絡媒體是一個好用的工具,是視頻傳播更加便捷的通道。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主任、綦江博物館館長、副研究館員周鈴在觀看《巴國傳奇》后,認為節目形式新穎、選題好,通過主流網媒展示古老的巴文化,受眾廣,影響大;內容簡潔明快、信息多,執筒人鮮于煌用精煉的語言把復雜的學術問題簡單化,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周鈴說,巴文化是巴人創造的文化,影響深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針對目前節目僅以看圖說話為主,實物少的情況,他說道,“講述歷史,光靠圖片還不夠,應該找一些相關的文物來講述歷史,以物敘史,以物敘人,增強直觀感,增加文化內涵。”
????
????大渡口區實驗小學教師陳永富:
????如何讓傳統文化走進校園?我找到了答案
????學校是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陣地,如何讓傳統文化精髓與教育教學工作實實在在地融為一體?這是作為教師經常在思考的問題。
????大渡口區實驗小學教師陳永富說,“看了《巴國傳奇》后,我找到了答案。我認為,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一種可以運用到課堂,讓傳統文化真正走進孩子內心的方式。”
????陳永富說,一座城市,有了文化才顯得靈性厚重和魅力無窮。但文化需要挖掘、整理和傳承,需要找到更加便捷、更加易于被大眾接受的傳播方式和媒介。很慶幸,《巴國傳奇》做到了。
????他評價說,鮮于煌教授學識淵博、語言幽默、舉證鮮活、畫面感強,將巴國文化逐一精彩呈現,令人過目不忘、受益匪淺。
????點擊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