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展風華 薪火耀平湖 萬州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暨潘光正曲藝表演研討會
2025-06-20 15:35:55 來源:重慶文藝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何真宗 何雯 王海燕)“長江山水美如畫,名勝風景數三峽。”近日,由萬州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共青團萬州區委員會主辦,萬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萬州區文化館、萬州區青少年宮承辦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薪火相傳·金錢板傳承匯報展演在萬州區文化館精彩舉行。來自萬州、涪陵等區縣20余名竹琴和金錢板傳承人先后登臺亮相,盡情展示曲藝風華。同時,“春有桃李枝枝茂·潘光正曲藝生涯研討會”召開。

金錢板是萬州區極具特色的國家級曲藝類非遺項目,是西南地區有較大影響力的曲種。此次匯報表演有老一輩的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也有多次在市級比賽獲獎的青年演員,更有少年兒童。他們聲情并茂,身著傳統服飾,手持金錢板,以明快的節奏、生動的表演,演繹了《秀才過溝》《煙茶打官司》《新媳婦回娘家》等經典曲目,贏得臺下陣陣掌聲,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

“師爺爺對藝術的純粹熱愛和全身心投入,深深感染著我,激勵我在曲藝之路上不斷前行,將這份珍貴的藝術傳承下去。”在春有桃李枝枝茂·潘光正曲藝生涯研討會上,潘光正的徒孫王柳表演完竹琴《贊三峽》后激動地說,自己能活躍于曲藝舞臺,完全得益于潘老師的悉心指導。

今年76歲高齡的潘光正,是二級演奏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重慶市三峽曲藝團原團長,四川竹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今年5月,他又榮獲2024“重慶非遺年度人物”稱號。從藝60年以來,他常年奔波在學校、社區、民間社團,傳授四川竹琴、金錢板等技藝,足跡遍布重慶、貴州、四川等地,培養了大批文藝人才。在萬州區申報“中國曲藝之鄉”工作中,潘光正做出了重要貢獻。

研討會現場,主辦方播放了潘光正不同時期的經典表演視頻,讓參會者更加直觀地領略到他的藝術魅力。潘光正與他的學生、重慶市川劇院的青年演員康耀元共同表演了器樂合奏,贏得滿堂喝彩。隨后,來自各地的曲藝專家、學者以及潘光正的親傳弟子歡聚一堂,圍繞潘光正的曲藝創作、表演風格、藝術理論、技藝傳承等方面展開討論。 

康耀元高興地說:“潘老師的研討會,我有幸參加并表演了一段琵琶,時隔多年再和老師合奏,心情非常愉悅。今年潘老師獲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得到各界認可,我為潘老師感到開心和自豪。”

“潘老師用人品和藝品帶徒傳藝,影響幾代人,成就斐然。有其師必有其徒,他的徒弟個個優秀,尤其是課堂傳承,惠及上萬人次,深受歡迎,他的徒弟玉蘭已傳承到孫子輩,現在可以‘四世同堂’演出!”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任小蓉說。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萬州區作協副主席何真宗感慨道:“我先后兩次采訪過潘老師,每次采訪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學藝不怕吃苦,傳藝不怕勞累,特別善于藝術總結和提煉,形成了自己的曲藝理論體系,為傳承曲藝和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此次研討會為萬州曲藝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為金錢板、四川竹琴等非遺項目的傳承方向提供了新思路。”萬州區文化館館長易良軍表示,此次“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了解非遺、感受非遺的平臺,還將進一步增強了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