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從動畫電影《火鳳重天》看重慶高考作文題 "把夢想贈予他人"
2025-06-08 18:36:57 來源:重慶文藝網

文/張紫

動畫電影《火鳳重天》女主李凌愛那句 "天空沒有翅膀,直到凡人開始夢想"的臺詞,恰是 2025 年重慶高考題 "把夢想贈予他人" 的最佳注腳。當她將 16 毫米攝像機塞進美國攝影師斯科特手中時,這個動作揭示了夢想贈予的本質: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用鏡頭將抗爭精神變成可傳遞的信物,讓每個凡人都成為編織未來翅膀的實踐者,把"夢想贈予他人"。

銀幕上最后一架轟炸機掠過重慶天際,那道火鳳凰的光影仿佛還在每個人瞳孔里燃燒 —— 此刻觀眾心中的熱度,正是被那句 “天空沒有翅膀,直到凡人有了夢想” 點燃。80 年前重慶大轟炸的防空洞廢墟里,或許就埋著這樣未熄滅的火種;而今天,我們透過女主角從夏威夷僑胞到戰地 “火鳳” 的蛻變軌跡,看見的不僅是一個人的覺醒,更是一個民族在硝煙中振翅的靈魂。

影片中西方記者斯科特的鏡頭里,炸不垮的 “中國秘密” 不是天降神兵:是南洋機工姜美云夜行滇緬的卡車聲;是賣小面的師傅挑著擔擔面走街串巷的吆喝聲。這些 “沒有翅膀” 的凡人,在重慶的斷壁殘垣上書寫著 “越炸越強”,他們用鍋鏟、扳手、繡花針作為鍵盤,把苦難編譯成超越現實的算法。臺詞中的 “夢想” 不是空想,而是存在主義式的 “自我賦權”:當每個凡人將生存困境轉化為創造素材,天空的翅膀便在集體的存在實踐中顯形。

當李凌愛在斷橋硝煙上,她用顫抖的手死命拽著南洋機工姜美云的手時,在懷表蓋彈開的金屬聲與川江號子的共振時,在日軍轟炸毀掉的城市廢墟上,她擁抱失去母親和家園的小女孩時,她不只是開始夢想,而是一個少女用身體實踐在書寫中國百姓的抗爭宣言 :中國不可戰勝! 

《火鳳重天》的敘事把歷史與現實、個人與家國聯系起來。女主角從一個普通的夏威夷華僑女孩,成長為傳遞希望的 “火鳳”,正是夢想賦予她力量。這句臺詞既是對她個人命運的總結,也暗合了整個民族在戰火中不屈不撓、追求光明的精神。這部作品讓我們看見:歷史的硝煙里始終跳動著夢想的火苗。

李凌愛在飛機上畫下鳳凰的瞬間,完成了存在主義最核心的哲學實踐 —— 不是接受 “天空沒有翅膀” 的既定事實,而是用鏡頭重新定義為 “起飛的翅膀”。李凌愛的每一格膠片,都是存在主義最鮮活的注腳 —— 天空的翅膀從未被賜予,它始終在凡人一次次按動快門的自由選擇中,逐漸顯影成形:紀錄片中《苦干》鏡頭里耕地的農民、小船上的游擊隊員、牽小毛驢送物資的村民、醫生、學生、戰士們堅定的笑臉,這些 "臨時翅膀" 與 2025 年程序員的數字穹頂、年輕人的盲盒宇宙,共享同一種生存算法 —— 當天空沒有現成的翅膀,凡人的每一次堅持都是在為時代縫制羽毛。

正是夢想贈予的實現:李淩愛把抽象的民族意志,錄制進每一格可保存、可傳播的膠片中,使80年前中國抗爭精神成為可觸摸的物質存在。真真實實地留存了一個時代歷史的影像---《苦干--中國不可戰勝的秘密》。這是她贈給時代的永久夢想,完美詮釋了 "把夢想贈予他人" 的實踐路徑:讓接收者在具象感知中完成夢想的認領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