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一束旋轉的陽光(組詩)
2025-06-04 16:31:04 來源:重慶文藝網

文/胡中華

 

落花謠

 

飛墜的落花不是跌碎的往事

這些小花瓣

被香氣看得很重,它們的內心

還有著許許多多的等待

要迎風盛開

它們不相信花苞生來就是墳墓

傷痛會跟隨一生

它們花心的蝴蝶也不是奢侈的小快活

而絕對是冰銷雪融后的大溫暖

也是一種意料中的奇跡――落花之處

黑夜變成黎明

 

老屋,一束旋轉的陽光

 

明亮暖和的陽光,照著我

照著我的老屋。偌大一個

院子,棲息在溫柔的山窩里。

家家戶戶這樣串著,隔壁

透著光亮,透著聲音,透著呼吸……    

 

老屋。我的童年,看見幾根

被柴煙熏得黢黑的木頭柱子,

一字排開。編一些竹篾,

糊一把泥巴,頂起稀疏的瓦片。

我們生活的炊煙,在老屋盤旋

在屋瓦的上空

 

生長。我的老屋,開門,關門

都有陽光,照著老屋千腳泥上或是

木凳上的我的童年。屋瓦上投下的

陽光,那些旋轉的光束,將我照耀,

細小的塵埃,沿著光束升騰……

 

雙龍湖之夜

 

湖水慢慢變暗

而我,不能將你明亮地遺忘

這群山里

應該安排兩張緊鄰的床

白蝴蝶伏在紅芍藥的唇上,藍襯衣

蓋住烏黑的光

一種值得回憶的癡迷與寧靜

是我用詩歌還你的春分

雖然,現在夜已深

但憂傷猶淺

?。‰p龍湖失眠了

既有狂瀾翻騰又有微波蕩漾

 

秋天

 

一棵楓樹,老僧似的站立 

在二佛寺門外

在云水間,在若有若無的惆悵里

他的金色袈裟

被風吹得像渠江的波濤,嘩嘩作響

落下一地鐵銹紅

飄飛的楓葉上,有他瘦削的面龐 

葉脈間隱藏著皺紋

夕陽映照,仿佛刻就的經文

噢!一只白鳥飛過

暮鼓振翅,群山空寂

 

新作坊

 

新作坊,早就沒有了作坊。

那個在時間里塌陷的

院子,是湖廣填四川,我的祖輩

落戶,舀紙的地方。

 

他們在山腳,有緩坡的地方,

以木頭為柱子,作脊梁,用稻草和竹篾

扎起生活的籬笆。

他們砍柴,燒碳,賣柴火

他們墾荒,種莊稼,生兒育女。

 

他們像我在識字課本里一樣,

認識山、石、田、土。當然,

他們也認識,比我童年更慘烈的饑荒。

不過,就算在青黃不接的早春二月,

他們也能在那個名叫土墻村的地方,

找到延續生命的希望。

 

新作坊,在舀完紙之后,

在她被我的同輩兄弟

以鉆木取火的方式挖掘煤炭,

掏空山地胸腹之后……

山泉和小溪,不再喂養田地,

不再喂養新作坊的子孫。

 

他們進城,到小鎮。

日光的力,壓得屋瓦黢黑,破碎

無聲的苔蘚爬上落寞的階沿……

沒有了竹林掩映的新作坊,和我父輩的

最后一個胡姓老人,

安靜地,消逝在巨大的陰影里……

 

遠行人

 

包袱,卸下了嗎,遠行人

今夜,所有的星子降落人間

掛在城市高樓的窗前

 

一場疾雨之后,天空高遠了許多

一陣狂風過后,大地干凈了許多

竹席升起的涼,推開霧霾

推開隱約起伏的遠山和天際線

 

被我懷揣了多年的那把彎刀

被我用體溫磨得寒光初露的彎刀

在這個秋夜,兀自高懸

 

穿古裝,著繡鞋

遠行人,我將砍下滿院的桂樹

讓殘留的芳香,鋪上你的溫床

 

夢吧,夢那柄斷梳子滑過你的長發

想吧,想那塊破鏡子照見你的半邊臉

看吧,看秋月隨著樹影緩慢偏移的方向

刀起刀落,滿地銀霜

 

遠行人,丫頭,或者公主

彈古琴,騎駿馬。柳葉如眉的女子

你和過量的茶多酚一起活躍

 

秋月似刀,含悲歡,分離合

入夢令,天既白

只剩紅豆一顆,清露兩滴

 

走過

 

哇哇的哭啼震落老屋的幾粒塵埃

屋瓦泄露的光束打在早出晚歸的千腳泥上

 

我蹣跚地走過我的臍帶之地新作坊

走過童年的樂園大屋基

走過母親走過老住宅走過田埂

走過崎嶇的鄉間小路走過生我養我的土墻村

 

我走過莊嚴而恐慌的禮堂,走過土場鎮

走過塵土飛揚的公路走過漩渦潛流的水路

走過呼嘯而馳的鐵路走過升降驚魂的空中航線

我走過,走過一條一條的生活通道

我走過山川,走過廣場,走過熟人和陌生人

走過一個事件的發起人和終結者

走過物質的低谷和精神的高地

走過勇猛之獸,走過卑怯之心

 

一個走過者被另一個走過者走過

一群走過的人被另一群走過的人走過

那些齊步走的人試圖用他們撞擊的力

超過一個自由走過的人的優美

 

雷電的鞭子不斷地抽打

風雨的牙齒不停地撕咬

霜雪的芒刺始終在深扎

光陰的舌頭永遠在舔舐

 

我愛。我走過的地方,

有很多事物在降落消逝

還有很多事物在萌發升起

 

推磨謠

 

“推磨,搖磨,推個粑粑大個……”

母親把我背在背上,解放的雙手

一只旋轉著磨盤,一只往磨眼添著糧食

 

“上石巖,下石巖,白胡子老頭鉆出來……”

念詞從母親豁口的嘴里跳出來

白面從渾圓的石磨縫隙擠出來

 

每年初春,母親都要請來石匠修磨

他用手錘和塹子把碾盤咬合的輪子再次鑿深

像是要給石磨拔出新牙。每修一次石磨

它就像我的母親,矮小了一輪

 

土墻村的蟬

 

土墻村的蟬,拼命地嘶鳴

用了我猛烈的火焰

你要讓夏天熱上加熱

熱到所有的人都懷念冰雪

 

沒誰愿說你的喊叫是土黃色

但有人在仿效你

一生為蟬,以露為飲

 

土墻村的蟬,我是你的同類

共為歌者,要用大嗓高腔

唱到酷愛難以用盡

 

春節里的母親

 

用翠綠的竹葉,扎成掃帚,

教生活的塵埃落地出門。

把青蔥的艾草,請回家,

看守貧窮的門檻,保佑多病的孩子。

 

擦亮生活的器具,煥發新的光彩。

關好糧倉,別把老鼠的肚皮撐壞。

 

一切就緒了,不忘

把灶神送上天,把財神供起來。

土神這邊放鞭炮,祖先那邊燒紙錢。

 

無事可做了,

發給兒孫壓歲錢。

你自己,大年初一,

端來籮筐,弄針線,做咸菜……

 

安坐中的母親   

 

四野寂靜。滿天繁星仿佛安慰

院子邊,大黃葛樹下

母親仰躺在古舊的竹涼椅里

搖蒲扇,遙想,近憶

寧靜似古井,清新如槐花

一叢梔子花坐在她的旁邊

像個陪襯,同她一樣,不喜歡

月黑風高,暴雨返回

只想聽包谷揚花,稻谷抽穗

后面是山泉叮咚的小溪

前面是蛙鳴浮動的田野

她的夢境有了幾分月色

一條小路,帶著泥濘回家

幾輩人在坎坷中

為什么,走著走著就不見了?

只留下,蜿蜒的汗和淚

母親突然站了起來

向著對面的山坡,顫抖

像是要呼喚她的雞們鴨們

此時,月大如輪,夜晚亮如白晝

院子前,馬鞍山外

高速路上,快樂奔馳

幸福呼嘯而過

 

風過竹林

 

祖輩的祖輩,從山野

把它移栽到老屋的門前

移栽到老屋來的野竹長成了

家竹,它的根以潛伏的方式

一年一年地將我們的老屋包圍

竹根所到的地方都有了翠竹

它把我們的老屋抱在懷里

母親把我抱在懷里 

小時候,我看風過竹林,我聽風過竹林

風過竹林,我的秋千蕩起來

鳥兒跳出旋轉的窩,在竹枝上

蕩起來,一絲柔軟的羽毛

伴著清脆的鳥鳴,蕩起來

我的夢想在竹林,蕩起來

那時,竹筍向上長,小鳥向天空飛

作者簡介:胡中華,重慶合川人,70后詩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重慶新詩學會副會長。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詩歌月刊》《詩選刊》《草堂》等100多種刊物,詩作入選30余種選本。出版有詩集《遭遇春天的某個黑夜》《雪落土墻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