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保護如何賦能“渝派”網絡影視精品創作?專家企業共商良策
2025-04-22 17:45:58 來源:重慶文藝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徐云卿)一部網劇,拍攝素材在還未正式上線前就已泄露,上線后盜版鏈接更是肆意蔓延,創作者該如何守護心血?AI生成內容的版權歸屬爭議不斷,短視頻平臺盜播屢禁不止,網絡影視劇行業又該如何破局?

4月22日,在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由市版權保護中心、市廣電視聽協會聯合舉辦的數智時代網絡影視劇版權保護座談會在重慶麥芽傳媒有限公司召開。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高校智庫、影視企業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商版權保護良策,助力重慶打造全國網絡影視劇創作生產高地。

多方聯動發起保護倡議 構建版權保護“生態圈”

近年來,重慶搶抓網絡影視劇風口、搶占網絡影視劇賽道,聚集了麥芽傳媒、年度視野等一批網絡影視劇頭部企業,網絡影視作品在講好中國故事、闡釋重慶精神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盜版侵權等問題日益凸顯,制約行業健康發展,亟需凝聚各方力量加強版權保護。

會上,市版權協會、市廣電視聽協會共同發起《網絡影視劇版權保護倡議》,號召全行業做“版權知識的傳播者、行業自律的踐行者、合法權益的維護者、價值轉化的合作者”,并提出了積極開展版權宣傳培訓、倡導版權登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版權產業生態、完善版權保護多元協作機制、鼓勵創作者開展版權合作等行動方向。

同時,為進一步加強版權保護工作,市版權保護中心、市版權協會、市廣電視聽協會簽署了《版權保護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共同推動版權相關法律法規的普及與實施,調研網絡影視劇版權產業動態,共同構建多元化版權運營管理,拓展平臺服務新場景;指導和支持重慶網絡影視劇企業的版權產業發展,幫助其建立現代化版權保護制度,構建視頻行業版權合作機制;培養版權方面人才,加強版權保護人才交流合作,開展公眾普法教育、專業人才培訓及國際版權交流,為文化創新與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可持續支撐。

直面困境發聲 企業探索版權保護新模式

在企業交流環節,企業代表紛紛結合自身實踐,剖析數智時代下網絡影視行業面臨的挑戰。

作為全國頭部MCN機構和微短劇創作企業,重慶麥芽傳媒近年來交出了亮眼成績單:自孵化達人200余位、全網粉絲超8億、2024年21部短劇躋身全國短劇熱力榜百強……但快速發展的背后,普遍的侵權盜版也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沖擊。麥芽傳媒負責人透露,新劇上線即被盜版,部分作品通過自建APP付費解鎖或網盤售賣,形成了一條分工明確的黑灰產業鏈,且監測取證困難重重。不過,在多部門支持下,麥芽傳媒已建立全流程維權機制,開展覆蓋30余個平臺的全天候監測,形成多元化維權體系,有力激勵了一線內容創作。

對此,重慶廣電集團版權中心也有所共鳴。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維權過程中,版權中心同樣遭遇了平臺怠于行使管理職責、維權成本高、訴訟管轄地相關規定的調整帶來更多變數等難題。近年來,重慶廣電集團版權中心通過創新構建“三維一體”版權人才矩陣、分門別類確權、搭建版權專員平臺、開展版權宣傳等舉措,探索了廣電版權保護運營新模式,有效提升了集團版權產品的競爭力。

年度視野影視拍攝制作基地則聚焦創作源頭困境。企業負責人指出,劇組拍攝素材泄露、未上線作品侵權等問題頻發。為此,企業計劃引入數字水印、區塊鏈存證等技術,與劇組簽訂保密協議,并呼吁政府搭建版權監測平臺,建立快速維權通道。

專家把脈問診 奏響版權保護多方聯動“協奏曲”

針對這些“痛點”,與會專家學者發表了見解,希望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進一步加強版權保護力度,營造健康、有序的網絡影視劇創作環境,讓每一部“渝派”精品好劇都能在版權保護下綻放光彩。

在重慶兩江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楊麗霞看來,近三年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審結的300余件涉網絡影視劇知識產權案件,呈現“案件批量化、類型多樣化”的特征,建議加強知識產權普法宣傳、行業協會監督管理、司法行政協同保護。“法院應聯合版權局制定并發放影視企業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手冊,定期走訪影視企業,收集企業運營過程中遇到的疑難法律問題,針對性作出知識產權風險提示,強化影視企業原創意識,從源頭減少知識產權侵權訴訟,維護企業信譽,促進影視行業公平競爭。”楊麗霞表示。

市公安局打假總隊副總隊長陶建東結合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工作實踐,介紹了公安機關高新名優企業刑事保護工作情況,從明確作品權屬、加強警企協作、依法打擊侵權犯罪、構建全臉條保護體系等方面提出建議。

“應提高網絡影視劇版權保護的認識與站位,強化保護力度,從完善立法與司法解釋、強化技術賦能與協同治理、加大刑事威懾與跨區域協作三方面同步著手,通過‘立法精準化、技術智能化、執法協同化’三位一體機制,平衡創新激勵與權益保護,全面加強網絡影視劇版權保護。”重慶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與信息法學院副院長、市知識產權研究會常務理事黃東東認為,“同時,網絡影視劇行業應協同法律界,配合主管部門,充分研討網絡影視劇著作權與知識產權的認定,以及人工智能標注規范,以及如何保護人類作者在作品中所展現的原創性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