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華龍網訊(王景行)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重慶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扮演了哪些重要的歷史角色?3月4日下午,由渝中區委宣傳部、渝中區文旅委主辦的“渝中講壇·渝州講席”第40期講座在渝州書房舉行。
講座中,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抗戰大后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重慶史研究會榮譽會長、資深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周勇以《美國奧斯卡獲獎影片<苦干>中的重慶城市精神》為題,通過珍貴影像史料與深度學術研究,探尋抗戰歷史與重慶城市精神的深刻內涵。

塵封70年的歷史見證:《苦干》17分鐘轟炸實錄首現
周勇介紹,2014年7月,重慶史研究會在海外發現了一部塵封70余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苦干》。
該片于1941年在美國首映,并于次年獲得第14屆奧斯卡獎第一次設立的紀錄片獎項。該片由美籍華人藝術家李靈愛策劃并出資,美國人雷伊·斯科特攝制。

自1937年,斯科特四赴中國,拍攝了抗戰前期的上海、南京、廣州、重慶等地,客觀記錄了1937年到1940年間,日軍對中國的侵略、數百萬難民流離失所以及大后方城市生活場景,勾勒出一幅反映中國抗戰前期社會各階層生活的歷史畫卷。最為珍貴的是,該片以長達17分34秒的鏡頭完整記錄了1940年8月19日至20日侵華日軍飛機對重慶實施“無差別大轟炸”的全程。
"這些搖晃的鏡頭不是藝術創作,而是蘸著鮮血的歷史底片。"周勇展示影像時強調,該片改變了美國對華認知,促使美方從"中立觀望"轉向"同盟支持",堪稱推動改變二戰格局的影像力量。
重慶城市精神體現:瓦礫堆上挺立的民族脊梁
在抗戰歷史的長河中,《苦干》這部紀錄片宛如一座熠熠生輝的燈塔,照亮了那段充滿苦難與抗爭的歲月,生動記錄了重慶抗戰精神,堪稱一部不朽的影像史詩。
現場播放的影像中,轟炸機群盤旋投彈、山城陷入火海、市民在廢墟中堅韌求生的畫面震撼人心。
影片中,重慶主城化為焦土,但民眾的脊梁從未彎曲:消防員在火海中穿梭救人,商販在瓦礫堆前重新支起攤位,兒童在彈坑中戲水……

“這些畫面不僅記錄戰爭之殘酷,更揭示了中國不可戰勝的秘密——人民的團結與不屈?!敝苡陆庾x道,重慶,這座英雄之城,以"愈炸愈強"的堅韌,孕育出偉大的抗戰精神與紅巖精神,96萬巴渝子弟兵前赴后繼,百萬市民用血肉之軀撐起大后方“脊梁”,這正是重慶精神的集中體現。
十年研究成果轉化:讓歷史記憶煥發新生
講座中,周勇回憶起從發現到引進《苦干》的曲折歷程,不禁感慨萬千。當時,為了將這部影片成功引進,他與團隊耗費了長達九個月的時間,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在拿到影片后,他們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對其進行深入、透徹的研究。

歷經十年潛心鉆研,周勇領銜編著的《〈苦干〉與戰時重慶》一書于2021年正式出版。該書開創性地從影像史學視角出發,全面還原了戰時重慶的社會景象,成功填補了抗戰史研究領域的空白。
與此同時,為了讓這段厚重的歷史以更鮮活的形式呈現,重慶史研究會聯合享弘公司,耗時五年將《苦干》中的真實故事精心改編為動畫電影《火鳳重天》。周勇透露,這部動畫電影以華裔藝術家李凌愛與西方記者斯科特的視角為主線,生動講述了他們在戰火紛飛中拍攝《苦干》的艱難歷程,計劃于今年面向全國公映。
“抗戰勝利80周年,我們記錄這段歷史的同時,更應銘記背后所付出的巨大代價?!敝苡略诮Y語中強調,抗戰研究關乎文明傳承,要讓世界看見中國人民用生命書寫的和平宣言。
現場觀眾紛紛表示,這場講座“讓課本中的歷史變得可觸可感”,更深刻理解了重慶的“英雄之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