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曾祺先生是中國當代知名作家,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其散文集用樸實的文字描繪出了熱騰騰、冒著煙火氣兒的真實生活。《慢煮生活》便是其中一本關于生活各方面的趣事合集,從鄉情民俗、凡人小事、旅途見聞等多方面展現汪曾祺淡泊卻詩意的生活情趣與精神世界。蘇童稱贊為:“汪老先生的文字呈現出大家的風范,其風格似九曲流水,空谷清音,是中國文學寶庫中一塊閃亮的瑰寶。”

一花一葉皆有情
“這些白茶花有時整天沒有一個人來看它,就只是安安靜靜地欣然地開著。”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同的草木,花開花落。汪曾祺先生以細膩入微的筆觸描繪了四季更迭中的花草樹木,仿佛每一片葉子、每一朵花都蘊含著情感與生命。他筆下的珠蘭幽靜,牽牛花“短命”,秋葵“命薄”,臘梅在冬天靜靜思考……
這些看似平凡的人間花草,被他賦予靈性,成為他懷揣不同脾氣性情的朋友。月亮做的梨花瓣子,紫水晶爆滿的葡萄,涼氣四溢的冰鎮西瓜……無論什么地點,什么時間,只要用心感受,平靜的日子也會迸出一朵朵火花。他的文字,就像一縷清風,拂過心田,讓人在喧囂中尋得片刻寧靜。
書中提到“一定要愛著點什么,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這般質樸而深情的話語,恰是他生活態度的映照。如他所說:“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這種對自然的深情凝視,讓人不禁放慢腳步,去感受身邊被忽略的美好。
一茶一飯過一生
網上盛行的“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正是出自本書的第二章。從《五味》到《故鄉的食物》,再到《肉食者不鄙》,墨印的文字中飄出那熟悉而誘人的飯菜香,讓人垂涎欲滴。在他的筆下,一茶一飯皆有故事,“炒米和焦屑”本是貧寒歲月中的果腹之物,卻被賦予獨特的溫情與記憶,讀來令人心生暖意。他寫食物,不只是寫其色香味,更寫與之相關的人事,揭示出背后蘊含的文化底蘊。從北京街頭的豆汁兒,那獨特的酸香味道,到高郵咸鴨蛋的紅油四溢,那生活的本真模樣,讓我們看到在一茶一飯的平淡中,也有著無盡的滋味和樂趣。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里,讀這本書,仿佛是與一位老友對坐,聽他講述那些被時光沉淀的美好,提醒我們放慢腳步,在一茶一飯間找尋心靈的歸處,學會珍視平凡日子里的點滴幸福。汪先生對食物的熱愛,不僅僅是對味蕾的滿足,更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尊重。“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這不僅是他對食物的包容,更是一種對文化交融的追求。
萬水千山走遍
《慢煮生活》中,有汪曾祺先生對西南聯大的深情追憶,也有對故鄉高郵的深切懷念,篇篇文章都充滿了濃厚的情感與回憶。他筆下的旅途不僅僅是地理上的遷徙,更是心靈的洗禮與成長。“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詩意的文字里滿蘊著他對故鄉的眷戀和對生活的熱愛。
艱苦的生活中,他依然能苦中尋樂,鬧中取靜。“惟靜,才能觀照萬物,對于人間生活充滿盎然的興致。靜是順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世界是喧鬧的。我們現在無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辦法是鬧中取靜。”他一生雖然經歷了很多苦難,但在文字中,流淌出來的卻是處變不驚。無論是《跑警報》中的緊張與從容,還是《泡茶館》中的閑適與自在,都讓人感受到生活的樂趣與美好。“聯大師生破衣爛衫,卻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學問,真是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種精神,人天可感。”聯大學子在條件設備不足的情況下,學者教授方式多樣化、課程貼合實際,學生在各個研究的領域中自由地發揮自己的作用。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早已不在乎外界物質的壓力,反而思想的自由讓來自不同城市的他們如魚得水。現代智能化生活中的我們更加需要學習借鑒這種精神,居安思危,創新我們的領域。
花枝一束故人香
這一章,從鬧市里的尋常百姓家,天王寺附近的練武的靳德齋,名優逸事的蕭長華、姜妙香、貫盛吉等人,還有聯大教授金岳霖、老師沈從文、老舍等都一一介紹,讓我們看到那個時代的人物。無論是名人還是普通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沒有了對世界的迷茫厭惡,沒有了太多的勾心斗角。
蕭長華節儉寡欲、無私奉獻,貫盛吉將生活融入丑角藝術的真實,沈從文的創作嚴謹認真、深愛家鄉;有學生曾問金岳霖先生“您為什么要搞邏輯?”金先生的回答是:“我覺得它很好玩。”……其實他們也是普通人,待人處事方面真誠善良,對待自己隨意自然,點點滴滴影響著作者以及周圍人。在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能夠保持初心,與周圍人的渲染以及自身簡單平淡的追求、問心無愧的態度息息相關。正如作者所說,“不管在什么環境下永遠不消沉沮喪,無機心,少俗慮興致盎然地生活。”無論身處什么時代,他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給予我們心安的作用,如他一樣在鬧市里寧心靜氣,用一個個美好的人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人的詩意,人性的光輝與溫暖。
正如作者在腰封上的寄語,“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潤,讓人覺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是詩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來歇一會兒,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讀一點我的作品。不糾結、少俗慮,隨遇而安,以一顆初心,安靜地慢煮生活”。慢生活不是隨意拖沓,也不是得過且過,而是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張弛有度,淡泊寧靜,尋求生活的質量。
文/董小玉 何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