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擦亮川渝文化新名片 “川渝樂翻天”續寫兩地人民的歡樂記憶
2024-08-23 13:45:25 來源:重慶文藝網

華龍網訊(記者 徐云卿)在川渝這片充滿活力的大地上,笑聲成為了最動聽的旋律。日前,隨著2024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喜劇幽默節目交流展演在奉節縣興隆鎮旅游度假區圓滿落幕,“川渝樂翻天”活動順利收官。10場精彩演出、600余萬人次線上線下觀看,一場場喜劇盛宴仿佛還在耳邊回響,兩地人民在笑聲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共同繪制了一幅幅多彩的文化畫卷。

1

川渝兩地山水相連,同根同源。每每說起川渝的話題,總少不了“麻辣味”十足的幽默喜劇。無論是跟隨父母走進茶館聽的評書、金錢板,還是在電視上從小看到大的“李伯伯”“劉衛東”等,以方言文化為基礎的川渝喜劇,都承載了無數人的歡樂回憶。

如何依托兩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共同的幽默基因,讓老百姓重拾歡笑記憶、享受公共文化服務帶來的獲得感呢?由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川渝樂翻天”給出了答案。作為展現川渝兩地文化的“歡笑名片”,“川渝樂翻天”已走過五個春秋,逐漸成長為常態化的文化活動,成為川渝兩地人民共同期待的歡笑盛宴。

主體更加廣泛

為民間曲藝團隊搭臺助力

“重慶的美景,要得!要得!重慶的美食,要得!要得!……”在榮昌區夏布小鎮的演出中,由逗樂坊相聲演員宋好、王海波帶來的原創相聲《重慶,要得!》帶領觀眾齊呼“要得、要得”,將現場氛圍推向了高潮。這是該節目今年第三次亮相“川渝樂翻天”的舞臺,受到了不少觀眾的喜愛。

2

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獲得者、重慶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逗樂坊創始人宋好是“川渝樂翻天”的老面孔了,每年都會和逗樂坊的搭檔一起,為觀眾獻上高品質的節目。“我們逗樂坊以‘清新幽默,時尚健康’為宗旨,把相聲傳統規律和重慶本土文化相結合,創作出了一批既富有時代氣息又有重慶‘麻辣味’的、老少咸宜的相聲節目。”宋好表示,“我們輸送到‘川渝樂翻天’的節目,都是在我們日常演出中經過反復打磨、得到觀眾認可的作品。”

在宋好看來,“川渝樂翻天”對逗樂坊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平臺。“‘川渝樂翻天’將川渝兩地的喜劇從業者聚集在一起,囊括了相聲、小品、諧劇、評書、四川清音等戲劇曲藝形式,既可以促進曲藝界之間的交流互動、融合發展,又能夠提振群眾的精氣神,讓觀眾在歡笑中釋放壓力。”宋好認為,“而從演員的角度來講,當看見觀眾的笑臉時,我們的內心也感到十分幸福,因為我們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認可,作為演員的社會價值得到了體現。”

3

多年來,“川渝樂翻天”不僅吸引了眾多專業藝術團體和演員的積極參與,還廣泛吸納了社會力量和草根笑匠的加入。從四川省曲藝研究院、重慶市三峽曲藝保護傳承中心等專業機構,到各區縣的文化館,再到逗樂坊、扯館兒等民間喜劇團隊,都成為了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廣泛的參與主體,為活動注入了新活力。

“川渝樂翻天”承辦單位重慶市群眾藝術館副館長魯廣峰表示,“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們對‘川渝樂翻天’的演出主體進行了調整,除了川渝兩地專業院團的戲劇曲藝名家的加持,今年更多地邀請了兩地文化館的高品質節目,還邀請了重慶逗樂坊、重慶扯館兒、成都嘻貳叁等民營演出機構,同時還加大但翠蓮、童心等民間基層戲劇曲藝新銳的邀請力度,搭建川渝兩地戲劇曲藝綜合展示平臺,以點帶面,讓更多市民知道他們、了解他們,幫助他們逐漸成長為川渝兩地的戲劇曲藝中堅力量。”

傳承更加出彩

讓曲藝之樹常青

5月24日晚,萬州區天生城文旅街區里人流如織、熱鬧非凡,凌淋、李多等川渝戲劇曲藝名家亮相“川渝樂翻天”,為市民傾情獻藝。著名散打評書表演藝術家、人見人愛的“李伯伯”李伯清的壓軸登場,引起了觀眾的陣陣歡呼聲。別看“李伯伯”今年已經76歲,舞臺上的他依然充滿活力、精神矍鑠,用才華和熱情感染著現場每一位觀眾,也深深地打動了在后臺的每一位中青年曲藝工作者。

4

要如何才能像李伯清老師那樣年逾古稀還能活躍在舞臺上?成都嘻貳叁曲藝劇社社長、青年相聲演員李雪飛有著自己的思考。“李伯清、曾令弟等老藝術家已經七十多歲了,但是在舞臺上依然十分有激情,對我們后輩向來也是不吝賜教,這深深地鼓舞、鞭策了我們。”李雪飛從去年開始參加“川渝樂翻天”演出,對老藝術家們的風采記憶猶新,“更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他們表演著傳統的曲藝藝術,但是他們本人完全不‘傳統’,他們從未停止學習的步伐,扎根百姓、與時俱進,賦予表演蓬勃的生命力,那我們這些后輩更不能固步自封,還要加倍努力。”

5

川渝老一輩曲藝家,憑借著深厚的藝術功底和豐富的表演經驗,為川渝曲藝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演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帶著獨屬于他們的青春氣息,為曲藝界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在“川渝樂翻天”上,你能看到川渝兩地的老中青曲藝工作者同臺獻藝,展示著曲藝的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老演員和新演員的搭配,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這正是“川渝樂翻天”的目的之一。“很多年輕演員以前都是在小劇場和觀眾面對面演出,一旦遇到‘川渝樂翻天’等大場所,便有些經驗不足,在節奏和心態的把握上稍顯青澀,而老演員在這些方面就老道許多,這值得新演員學習。”魯廣峰表示,“同時,在對當下社會熱點的把握和捕捉等方面,年輕演員又比老演員更加敏銳、精準,這也給老演員們提了醒——不要墨守成規,應做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模式更加多元

歡樂氛圍滲透到每個角落

公園、商圈、景區、小鎮……今年的“川渝樂翻天”更多地走到了群眾的家門口,每當活動拉開帷幕,無論是專業的劇院還是熱鬧的廣場,都會瞬間變成歡聲笑語的海洋。

6

今年“川渝樂翻天”的啟動儀式,來到了墊江縣三合湖濕地公園城市博覽中心,與2024墊江牡丹文化節同期舉行,在牡丹花盛開的時節,開啟新一年的歡笑之旅。

“以往大家都是在電視、網絡上看凌淋等曲藝名家的表演,而這次通過舉行‘川渝樂翻天’,將他們帶到了墊江老百姓的面前。節目接地氣、有笑點,和老百姓的喜怒哀樂息息相關,以‘小切口’反映‘大道理’,大家都可喜歡了!”墊江縣文化館館長譚軍認為,“演出恰逢2024墊江牡丹文化節,可謂是‘相互搭臺、互相借力’,文旅融合、資源整合、川渝配合,促進了川渝兩地文旅的深度交流與合作,以文藝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

為了確保活動的持續性和影響力,“川渝樂翻天”采取了多元化的舉辦模式。一方面,活動持續走進墊江、萬州、九龍坡、大渡口等區縣,深入劇場、學校、景區、鄉村等各個角落,包括萬州天生城景區、榮昌夏布小鎮、酉陽桃花源景區、奉節興隆鎮旅游度假區等,讓更多的群眾能夠近距離感受喜劇幽默的魅力;另一方面,活動還結合不同時間節點,如端午等傳統節日,以及牡丹文化節等重要節點,推出特別演出,進一步豐富活動內涵,擴大品牌影響力。

7

“一直以來,‘川渝樂翻天’都在積極探索著可持續發展模式,由‘政府端菜’向‘群眾、區縣點菜’轉變,讓該品牌活動能夠常態化舉行,從季季演到月月演、再到周周演。例如,很多區縣有著好的點子、好的演員,我們今后也許可以結合具體需求,給當地量身定制作品,呈現給當地的老百姓。”魯廣峰表示,未來,“川渝樂翻天”將從川渝兩地輻射至更多城市,打造成為在西南地區乃至全國都有影響力的歡笑品牌。

“川渝樂翻天”,代表著一份跨越地域界限的歡樂與溫情,正如一股溫暖的春風一般,拂過人們的心田。

(本文圖片由重慶市群眾藝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