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簡歷:

陳元虎,1947年6月2日生,重慶市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作品曾參加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展、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書法作品展、《道德的力量》全國名家楹聯展等大型展事?!吨袊鴷ā贰稌▓蟆贰吨袊幕瘓蟆返榷喾N專業報刊有過專題報道。2007年,在韓國舉辦個人展覽。曾出版過《陳元虎書法作品集》、明信片。自幼開始臨顏體,后柳、歐均臨習過。八十年代中期,認識了書法名家晏濟元、魏宇平、許伯建三位老先生。先后臨習過趙孟頫的楷書《膽巴碑》以及漢代的《禮器碑》《張遷碑》《衡方碑》《龍門二十品》,行書則臨過《董其昌臨閣帖》,小楷中的《張黑女墓志》。九十年代中期,認識了一批書壇的名家。其中言恭達、馬士達、黃惇亦師亦友,還下功夫臨習了鐘繇的《宣示表》等帖、《司馬景和墓志》《董美人墓志》等字帖,與國內書家交往甚多,受到新的啟發。二十一世紀初,重點臨習了王獻之的《洛神賦》(玉版十三行)、《石門銘》《麓寺碑》等作品。







思接千載——略論陳元虎先生書畫
文/王建玉


陳元虎先生榮休后,悠游書畫藝壇已逾二紀,以書會友,談道論藝,交游甚廣,為各地名流所稱道,藝名大振。先生抱無間臨池之志,積數十年之工夫,書法大有所得,小字于方寸之間,筆法之外,任情資性,往來古今,鴻篇巨制往往一揮而就,瀟灑可人,恬淡天然。先生的書寫狀態,仿佛高人逸士,風流倜儻,余韻回環。書畫本一律,書通畫亦然,山水、花鳥、竹石,不論尺幅大小,先生也多所傳情達意、逸筆丹青,所繪花卉與竹石生意盎然、清奇不群,志趣清雅,筆墨爽利淋漓,所圖山水,大有私淑元明以來文人山水畫大家之筆意和畫意,詩畫交融,豪端丘壑林木、野水平湖,滿載清明之象、淡逸之致。

唐代張愛賓認為,書畫能“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并用,發于天然,非由述作”。用白話說,就是書畫有巨大功用,其可以載道,可以啟迪思想,換言之,書畫之事與真理和自然的關系最為緊密,然而,此事非常人所能為也,俗言所謂“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更中庸地講,人各有志,旨趣各殊,因此,張愛賓的“自古善畫者,莫匪衣冠貴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時,傳芳千祀,非閭閻鄙賤之所能為也”之論,則不無道理。

唐代張懷瓘《書議》有言:“夫翰墨及文章之妙者,皆有深意以見其志,覽之令人了然。”實際上,觀覽陳元虎先生的書畫作品,則不難察覺其所呈現氣質之清越,這顯然是先生對其經世濟用、縱橫政商之人生經歷的超越,換言之,對自我之存在的深刻覺察及其對心靈所安之處的確定與超越。清代龔半千說,“古人之書畫,與造化同根,陰陽同候”,又說“心窮萬物之源,目盡山川之勢,取證于晉唐宋人,則得之矣”。以之論先生的書跡畫跡,亦然。




當今之世,書畫家多孜孜于功利,經營算計、沽名釣譽,客觀而論是社會經濟分工之要求,藝術被行業化并日益職業化,消費主義風行,生存空間緊張,或謂時勢使然,不得已耶;然而歷史地看,藝術家及其作品乃是因為思想深刻、重要乃至于偉大,在價值表達系統中被代換為貨幣數量,而非熙熙攘攘、蠅營狗茍所能對待。漢代揚子云《法言》有“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之論。因為,人之言行必定知行合一,但所“知”者何?則顯然是對人生價值之考量的差異處,或君子小人之分野處。北宋郭淳夫說,“君子之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園,養素所常處也;泉石,嘯傲所常樂也;漁樵,隱逸所常適也;猿鶴,飛鳴所常親也。塵囂韁鎖,此人情所常厭也。煙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見也?!睋Q言之,書畫,或具體到山水畫,為仁智之樂處,為君子安神之野,非名利或功名之所在,而是文人之功名志業之后,或孔夫子所謂“繪事后素”意義上的“后”。當然,郭淳夫將士人、文人經世濟用抱負之實踐之外的個體性靈安放并表達為“林泉”之志,非無病呻吟、矯揉造作,因為,非深刻經歷則不能真正超越,非擁有權力者不能超越權力,也可謂紙上談兵者終究淺薄。然而,“林泉之志,煙霞之侶”,還需“得妙手郁然出之”,方可“不下堂筵,坐窮泉壑,猿聲鳥啼依約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奪目,此豈不快人意,實獲我心哉?”郭淳夫所言,誠是。書畫佳處,非天資和功夫不能使然。




近日,見到陳元虎先生新作四幅雪景雪意圖,水墨淋漓,意在筆端,滿幅清明之象,也可見明代文衡山所言不虛也,“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筆作山水以自娛。然多寫雪景,蓋欲假此以寄其歲寒明潔之意耳”。時值小雪、大雪節氣之間,先生寫雪意圖,可言與四時并用,與陰陽同候,也可謂直抒胸中清氣,也可謂寄喻家國胸懷之作。千里冰封與雪飄,留得清氣滿乾坤。

(王建玉,藝術學博士,現供職于四川美術學院。)
相關評論:
“陳老師山水富含林泉之志,筆墨出清諸大家風氣而有新意,蘭竹一派文士清氣,有逸士超邊之流芳遺韻、精神!”



“條屏書法有皇家貴胄氣派,不拘一格,自然逸氣,大有品格!”



“次韻陳公蘭菊圖題畫詩:筆端云涌稱涂鴉,蘭竹奇石對菊花。崚峭華滋無相住,聊標胸意自嘲斜。”



“陳老師這些作品非常完整,有很強的作品感。畫面書畫非常和諧,書畫的裝裱組合很有形式美感,意境開闊格調超逸,留白也有很好的形感和意韻,畫面偏黃的這幾張作品真正做到了惜墨如金,畫面的干濕對比和線感墨韻都很有品質,從筆墨間能感覺到陳老師閑適的心境和筆墨自然流露的心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