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龍網訊(記者 陳發源 實習生 周永多)“要冷了哦,孃孃!少吃點上火的水果,不然你這個咳嗽還要嚴重?!痹?1月7日上午舉行的“立冬悄然至,養生宜閉藏”非遺進社區活動中,執業中醫師、非遺傳承人劉丹在義診時對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翠園社區居民張婆婆囑咐道。

劉丹和非遺傳承人、重慶市大渡口區老氏養生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陳鍇在大渡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下,將本次活動搬到了中央藍光廣場,在室外服務更多社區群眾。

現場落座的大多是附近居住的中老年人,聽說有專業的中醫師來到社區開展活動,都表現出極高的興趣。

本次二十四節氣與中醫養生活動由大渡口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主辦,大渡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辦事處、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翠園社區、老氏養生文化研究會共同承辦。活動以傳統文化為切入點,二十四節氣為載體,傳承人講解立冬時節如何依靠飲食、運動等來增強體魄,同時傳承人帶來了脈診儀、耳穴貼等傳統中醫診療用品,為居民現場答疑解惑,達到傳播中醫文化,解決居民實際問題的目的。
立冬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趨向休止的節點,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F場,劉丹首先從日常飲食、生活習慣、運動等幾個方面為居民講述日常生活中入冬該如何養生,并向社區群眾現場演示了“固腎操”。

劉丹還告訴大家,寒冷的天氣中,除了防寒保暖,飲食保健也很重要,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多吃溫熱補益的食物。

講座之后,劉丹、陳鍇現場發放了冬季祛寒濕的藥包,讓居民們回家沖泡服用。

隨后,兩位傳承人拿出耳穴貼和診脈儀為現場群眾展開中醫義診。社區的“叔叔孃孃”們紛紛探身上前,向兩位醫師傾訴自己的健康“心事”,咨詢冬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醫生吶,我這些水果都是冰箱里拿出來的,不得‘上火’!”張婆婆一番話,又把大伙兒逗樂了。劉丹耐心地科普,中醫講的水果的性寒、熱,和放不放冰箱沒有關系,如果食用不當或吃得過多,都不利于身體健康。

在醫師們的科普中,本次非遺進社區活動圓滿結束。此次活動提高了社區群眾的健康意識,促進了大渡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