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期間,重慶衛視《謝謝你來了》欄目推出國慶系列特別節目《新時代 新夢想》,在“逐夢新時代 奮斗新征程”的主題下,對話多位重慶本土人物,講述他們用“心”逐夢、用“新”圓夢的人生故事。他們的故事蘊藏人生哲理,刻寫家國大愛,彰顯了新時代奮斗者的昂揚風貌,為國慶節假期的聲屏空間增添了一抹亮色。

一、奏響逐夢之音 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
當前,我國正闊步走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在這背后,是無數個普通人以小夢圓大夢、共筑中國夢的不懈探索。《新時代 新夢想》系列特別節目將視線對準重慶本土的時代奮斗者,傾情講述他們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發展的生動實踐。其中,有跆拳道教練、運動員十年磨一劍,逐夢大運會的拼搏歷程;有外賣女騎手笑對人生,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暖心故事;有大國工匠以匠心守初心,在制造業一線淬煉夢想與信念的求索、攀登;也有醫療專家深耕癲癇治療,不斷打破研究領域“天花板”的堅強守候……特別節目通過深入對話,奏響了“以小我之志筑大國之夢”的強音,傳遞了正能量,振奮了精氣神,在新中國成立 74 周年之際,激發起愛國奮斗的力量。

二、回溯奮進之路 塑造時代追夢人群像
拼搏成就夢想,奮斗開創未來。《新時代 新夢想》特別節目在挖掘每位嘉賓的奮斗秘訣、成功經驗的立意下,深情回溯他們的奮進之路,以沉浸式、故事化的講述塑造了重慶追夢人的集體群像。如 10月2日播出的《笑看人生》,講述了95后外賣女騎手廖澤萌的逐夢故事。愛笑的她在咖啡店上過班、游輪上打過工、商場里當過導購、花店里賣過鮮花……雖然經常碰壁,卻總能微笑面對。直至開始送外賣生涯后,她的人生實現了徹底逆襲,面對父母的反對、親友的嘲笑、相親對象的失聯,堅信自己能用雙手創造幸福。她一邊克服女性體力短板,騎著摩托飛奔,與時間賽跑;一邊以樂觀心態開設短視頻賬號,每天分享騎手生活,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奮斗與成長經歷走進大眾視野。這份獨立和勇氣不僅讓她找到了人生價值、收獲了友情愛情,還讓她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巾幗標兵、重慶最美外賣小哥等榮譽稱號,在平凡崗位描繪了不凡的色彩。

10月4日播出的《探索“無人區”》,對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教授王學峰,講述他從小學肄業生成長為國際癲癇病專家的人生經歷。從輟學到在工廠打工、到半工半讀考入醫學殿堂、再到將癲癇病研究作為畢生事業。幾十年來,王學峰用努力與堅持不斷挑戰,鑄就了成功人生。他率領團隊建立了全國最大的癲癇資源庫,治療癲癇患者超2.5萬人,不僅在癲癇病研究領域獲得多個“第一”,還帶領中國癲癇病研究走向國際,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妙手回春、大醫精誠。回溯每位嘉賓的奮進之路,達觀、勤勉、拼搏、創新,無一不是他們的成功秘訣。特別節目在見人見事中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價值引領,讓觀眾在他們的人生故事中有所思、有所悟,起到了感染人、鼓舞人、帶動人的積極作用。
三、品讀家國情懷 砥礪新時代前行征途

五組嘉賓、五段勵志向上的追夢經歷,都印刻著拳拳的報國心、濃濃的家國情。《新時代 新夢想》特別節目以個人奮斗故事為牽引,深沉凝練了這種家國情懷。在《世界冠軍的目標》中,中國跆拳道品勢隊教練張銀余以“為國爭光”為使命、以在賽場上“升國旗奏國歌”為目標,帶領隊員打磨細節、追求極致,一次次成功突破技術壁壘,終在成都大運會上攬得一金三銀。他的身上體現了體育健兒心懷“國之大者”、以體育智、以體育德的擔當。
《電工老龍》中,西南鋁業鍛造廠模壓電工班班長龍渝扎根一線、踏實肯干,先后參與了 20 多個國家重大航空航天項目關鍵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為保障國家戰略所需配套大型設備的穩定高效運行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故事訴說著“大國工匠”維護“大國重器”的報國之志。

《鑲嵌人生》中,90 后花絲鑲嵌“非遺”技藝人辜國強潛心學習,傳承中國傳統手工技藝“花絲鑲嵌”,并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結合,制作出適合日常佩戴的花絲鑲嵌飾品,使這門古老的非遺技藝走出國門、名揚海外。他的經歷展現了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守正創新,對文化強國建設的身體力行。

逐夢新時代,奮斗新征程。新的發展格局之下,機遇與挑戰并存,需要每一個追夢人櫛風沐雨、聚力前行。《新時代 新夢想》特別節目借由一個個鮮活故事,砥礪了奮斗志、抒發了愛國情、激揚了強國夢,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凝聚了澎湃動能。
重慶廣電監測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