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看巴蜀 | 黔江:一座書院 一城風雅 一方文脈
2023-08-25 16:14:00 來源:重慶文藝網

核心提示

黨的二十大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寫入報告。

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重慶華龍網集團聯動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重磅推出“文化中國看巴蜀”主題宣傳,走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沿線市(區、縣),用文化的溫度和細膩的鏡頭,全景式展現川渝兩地的城市品質和內涵,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講好中國文化的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黔江區老城解放路中良巷,車水馬龍,人潮涌動。

從小巷里穿進去,就會發現在這鬧市之中,有一處木質結構的老建筑。與它相遇的那一刻,周邊街區的喧囂都會被拋在身后,仿佛穿越時空,觸摸到了黔江歷史文化的墨色。

鬧市之中的三臺書院
鬧市之中的三臺書院

歷史:黔江歷史文化的原點

書院,是中國古代的教育機構。

從唐代到晚清,書院延續了一千多年。在歷史長河的沉淀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制度與文化,成為了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

在書院,除了教學,還會常常舉行詩會、聯誼、辯論等活動,思想在這里傳承、碰撞、創新。除此之外,頗有講究的建筑、園林設計,以及典籍、楹聯、碑刻等,也往往匯集于這一方天地。

可以說,書院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縮影,在這里,可以窺見古代人民的智慧與風雅。

三臺書院
三臺書院

三臺書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坐北朝南,因面向三臺山而名。三臺書院是黔江歷史上第一座官學書院,由清代詩人、無錫進士、黔江署理知縣顧維鈁創建,歷經宋在書、翁若梅、呂肇堂等多任知縣培修和擴建。

三臺書院辦學200余年間,薪火相傳,弦歌不絕,培育了著名詩人陳景星、內閣中書陳其杓、國子監典簿劉從之、新學先驅李滋然、川省解元龍輝廷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三臺諸生秉持“家國天下”的文化情懷,在經學、理學、輿學、醫學等領域頗有建樹,為國家和地方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后來,三臺書院從學堂變為學校,又從學校到閑置、分配為居民住房,似乎漸漸淡離了人們的視線,但是它的價值毋庸置疑。

作為黔江歷史文化的原點,三臺書院是重慶市現存古書院中歷史最悠久的一處,是黔江城如今唯一的清代古建筑,也是黔江城市文化的重要符號。

新生:古老文化熠熠生輝

2022年9月29日,三臺書院開院典禮舉行,這標志著在歷經數年保護性修復和布展陳列后,三臺書院正式向市民免費開放,以熟悉而又嶄新的面貌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三臺書院占地1410平方米,建筑面積1234平方米,設置了黔江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三臺書院文史館、黔江方志館、黔江地方文獻館、黔江歷史影像館、黔江古碑拓片館等展覽和收藏場館,還設有國學講堂、學術交流室、傳統文化交流室、在地文化交流室等文化空間。

黔江非遺館
黔江非遺館

其中,黔江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對黔江區16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全景式展示,是黔江人薪火相傳的文明血脈。

書院文史館對書院的歷史脈絡、重大事件、歷任山長、學術成就和師生中的著名人物進行了全面梳理,飽含黔江文化一往情深的故事。

地方文獻館收藏了黔江區各個時期的地方史志、年鑒資料和黔江及武陵山地區各類地方文獻資料,是黔江弦歌不絕的歷代文獻庫。

歷史影像館用近100幅老照片,呈現了黔江近100年的崢嶸歷史,是可以讓時間對望的“黔江相冊”。

古碑拓片館陳列300余通黔江各地古碑墓志拓片,是鐫刻在石頭上的黔江歷史,為黔江人類學、社會學研究提供了佐證。

三臺書院庭院
三臺書院庭院

還有講堂、雅集、茶舍……古老的書院文化在此熠熠生輝。

活化:賡續一方文脈

古色古香的合院建筑,飛檐翹角下的詩情畫意。

走進大隱于市的三臺書院,庭院空靈、講堂典雅、布局合理,環境優雅古樸,人文氣息濃厚。“上中下象列三臺遙遙星斗,解會狀蟬聯一路步步云梯”“讀萬卷書師傳以德,識三臺月青勝于藍”“古今山月蘭溪渡,松竹云臺屋脊梁”等楹聯佳對,與瓦檐交相輝映。

親子同習
親子同習

書院內,或有人撫琴,或有人品茶,或有人觀展。大家在這里,通過非遺展品、書籍、拓片、老照片等一個個飽含記憶的物品,看見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為心靈增添一抹亮色。

除了靜態的陳列展覽,三臺書院也時常舉行各類活動,將黔江文化進行活態展示。

各種學會、協會,在這里坐而論道,以文會友,重現百年前書院盛景;又或是非遺傳承人,來到這里一展技藝,展現黔江非遺的魅力;還有在古碑拓片館,市民可親自體驗拓印,墨香四溢……

三臺書院成為市民讀書清修之所
三臺書院成為市民讀書清修之所

對于鬧市中的這一方“桃源”,越來越多的人們愿意走進它,了解它。

修復開放后的三臺書院,不僅成為了黔江城內一個讀書清修之所,也是文物活化的具體實踐,更是黔江城市文化的靚麗窗口。

圖片來源:黔江區文旅委

聯合報道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天春 徐云卿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記者 何佳欣

相關閱讀

文化中國看巴蜀 |詩意開州山水相逢 歌聲飄過千萬里

文化中國看巴蜀丨開州滿月山歌:歌從三峽來 歌在云海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