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山蜀水緊相連,川渝自古一家親。近日,重慶詞曲作者譚德成、古光煉和演唱者馬駿聯袂創作的一首《巴山的娘》,深情謳歌了巴蜀兒女對母親大巴山的感恩之心。
歌曲的靈感來源于詞作者譚德成重回巴山尋訪房東大娘的一次感懷之旅。今年春天,詞作者回到闊別四十多年自己事業起步的巴山深處,了解到當年待他如兒子的房東大娘早已離世,“躺在白云歇腳的地方”。想起當年大娘關愛照顧自己的一個個感人細節,詞作者心潮起伏,百感交集,一揮而就寫下了這首情真意切的歌詞。歌詞深深打動了曲作者,在借鑒川渝民歌《背二哥》音樂元素的基礎上,以抒情贊頌的創作基調和高亢婉轉的旋律變化,呈現了歌詞的深刻內涵。
歌曲用三段“忘不了你呀,巴山的娘啊娘”,深情回憶了“巴山的娘”對一個十八歲學生娃巴心巴腸的疼愛,“月夜里陪我快言快語聊家常”“風雨里為我驅寒添暖療腿傷”“灶塘里為我徒步下山全家忙”,一詠三嘆,感人肺腑,一個熱情爽朗、勤勞樸實、善良慷慨的母親形象躍然眼前。
房東大娘無疑是所有巴山母親的縮影。“那個年月的山夢啊,已是逍遙的康莊”“背二哥的兒郎喲,天天都在把歌唱”,可以告慰巴山母親的是,她們耗盡心血養育的兒女們,早已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詞曲作者由此及彼,以小見大,想到大巴山又何嘗不是我們巴渝兒女的母親呢。副歌“我的巴山、巴山,喊你一聲娘,留芳的乳汁,源源流淌到遠方。”巴渝兒女對巴山母親的真情頌揚至此達到了高潮。
歌詞:
《巴山的娘》
巴山的娘啊娘
躺在白云歇腳的地方
在花間里仰望云霧和霞光
聞不夠老屋飄來的臘味香
忘不了你呀,巴山的娘啊娘
十八歲那年來到你的身旁
稚嫩的模樣一口學生腔
月夜里陪我快言快語聊家常聊家常
忘不了你呀,巴山的娘啊娘
省吃也儉用一身補疤衣裳
撥亮的油燈像火焰飄揚
風雨里為我驅寒添暖療腿傷療腿傷
啊,我的巴山,喊你一聲娘
那個年月的山夢啊
已是逍遙的康莊
“背二哥"的兒郎喲
天天都在把歌唱
“背二哥"的兒郎喲
天天都在把歌唱
忘不了你呀,巴山的娘啊娘
離別那一天半夜里就起床
紅薯和土豆烤熟當干糧
灶膛里為我徒步下山全家忙全家忙
啊,我的巴山,喊你一聲娘
那個年月的山夢啊
已是逍遙的康莊
“背二哥"的兒郎喲
天天都在把歌唱
“背二哥"的兒郎喲
天天都在把歌唱
我的巴山,巴山,喊你一聲娘
留芳的乳汁,源源流淌到遠方
我的巴山,巴山,喊你一聲娘
留芳的乳汁,源源流淌到遠方
源源流淌到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