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徐云卿)“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當這些耳熟能詳的詩句,穿過歷史煙云,透過書本紙張,落在舞臺之上,會是什么樣的呢?

2月25日晚,經過精心修改與打磨的舞劇《杜甫》2.0版在重慶施光南大劇院舉行新年首演,以舞蹈繪出杜甫跌宕的一生,以及他詩詞中那如泣如訴的盛唐故事。
舞劇《杜甫》是由重慶歌舞團聯合國內頂尖創作團隊歷時兩年打造、多年打磨的國內首部“詩圣”題材舞劇,多次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榮獲第十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等獎項。全劇以大寫意的手法,意象化地呈現和講述了“詩圣”杜甫顛沛流離的一生,濃縮了杜甫從宦游、做官到棄官的全過程。
鐘聲乍起,“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等一句句直擊人心的詩句出現在舞臺之上,觀眾也隨之“夢回”了杜甫筆下的唐朝。

在一陣氤氳的霧氣里,一群身著繡羅、鬢垂金翠的麗人在“妃”的領銜下驚艷亮相,在國畫般的背景中,她們隨樂起舞,搖曳生姿,舉手投足之間,盡是“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般的旖旎姿態。這就是爆紅出圈的女子群舞《麗人行》,該舞段通過新穎、獨特和富有漢唐特色的舞姿體態、宮廷服飾、人物神情、舞蹈韻律法則,細膩生動地重現了杜甫詩中上巳曲江水邊眾麗人踏青的場景,傳達詩與畫的氣韻與留白。

舞臺上,有時會出現“兩個杜甫”,一個是年輕的杜甫,另一個是年老的杜甫。他們時而“共舞”,時而跨越時空“對話”,代表著杜甫在回望他的一生,觀眾也跟著一起走進了他的內心。“舞劇采用平行時空的手法,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杜甫的內心思想與社會現實之間的矛盾。”舞劇《杜甫》2.0版舞臺總監、執行排練李晉介紹。
李晉同時也是原版《杜甫》中“另一個杜甫”的飾演者。在此次演出的排練中,他和“老年杜甫”飾演者李庚一起,通過“老帶新”的方式,將對人物的理解傳遞給本次特邀飾演“杜甫”的蘇海陸。李晉表示:“作為第一代演員,雖然現在我轉到幕后了,但是我希望把自己在多年的演繹中形成的理解毫無保留地教給青年演員,再加入他們自己的想法,讓這個角色煥發光彩、讓這個劇目常演常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亮相的《杜甫》2.0版,是經過去年總編導韓真、周莉亞與執行編導李超回歸排練廳進行深度打磨后的版本。煥新升級后的《杜甫》2.0版在戲劇的整體連貫性、代表性舞段與杜甫詩作的結合、人物塑造的細節等方面,都有了質的提升。
為了更好地輔助觀眾欣賞,《杜甫》2.0版適時加入了詩詞呈現,《麗人行》《兵車行》《三吏三別》《春夜喜雨》等代表性舞段和杜甫詩作做了更緊密的結合,營造出舞臺呈現與杜甫詩作的呼應感,讓觀眾能更直觀地感受到杜甫這一生。

此外,在下半場表現安史之亂的舞段《挽弓》中,新融入了“妃”的舞段。不同于《麗人行》中翩翩起舞時的雍容華貴,此時被圍在士兵中的“妃”無助、凄涼。“妃”飾演者郭雅蕓說:“新增加這一舞段后,‘妃’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形象,她更加豐富、立體,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當時女性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大背景下身不由己的坎坷命運。”
看了《杜甫》后,觀眾陳秦贊不絕口:“以前都是通過課本讀杜甫的詩,想象他是個什么樣的人、那些場景是怎樣的,今天看了舞劇,模糊的想象都變成了具體的現實,那些詩歌描寫的情節都活靈活現地呈現在我們眼前了,很生動、形象。”
據了解,4月起,舞劇《杜甫》將開啟2023年全國首輪巡演,走進陜西、河南、江蘇、浙江等地,為全國各地觀眾帶來國風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