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年味濃!重慶市首屆鄉村振興網絡春晚奏響鄉村幸福曲
2023-01-12 19:34:17 來源:重慶文藝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杜典韻 徐云卿)1月12日,渝北區澳維酒店金宮廳內一派喜氣洋洋、歡聲笑語,2023重慶市首屆鄉村振興網絡春晚在這里舉行,帶觀眾體味濃郁的巴渝年味。

春晚合影
春晚合影

在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重慶華龍網集團、重慶文藝網、重慶市農業產業化協會、重慶市鄉村振興服務協會、重慶市中小企業創業服務協會在市商務委、市鄉村振興局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籌備了本次鄉村振興網絡春晚,用文藝的形式給全市人民拜年,向奮戰在鄉村振興一線的干部群眾表達新年的美好祝福。本次活動由重慶渝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全程冠名支持。

4D1A3461
市鄉村振興服務協會會長孟奎視頻拜年
4D1A3466
華龍網集團總裁、總編輯周秋含視頻拜年
4D1A3472
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宋好視頻拜年

現場首先播放了市鄉村振興服務協會會長孟奎,華龍網集團總裁、總編輯周秋含,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宋好的拜年視頻,為市民們送上新春祝福。

4D1A3481
開場舞《揚帆起航》

開場舞《揚帆起航》、女聲獨唱《平凡好人》、舞蹈《我和我的祖國》、舞蹈《祥瑞豐年》等十二個節目接連上演,通過川劇、魔術、相聲、雜技、非遺剪紙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反映我市鄉村振興風貌,鼓舞大家滿懷激情邁向新征程。

微信圖片_20230112192459_副本_副本
二胡演奏《江水戀歌》
4D1A3537
男聲獨唱《花開石旮沓》

在整臺春晚中,鄉音鄉土鄉情是繞不開的話題。在《幺妹住在十三寨》中,身著民族特色服飾的男女跳出土家風情;由沙坪壩區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青年二胡演奏家王寧帶來的《江水戀歌》,讓觀眾仿佛來到長江邊,一飽水岸風情;“石頭嘛也開花,石頭嘛生了個金娃娃……”重慶市吉他協會副會長、重慶市原創音樂版權孵化中心聯合創始人、青年歌手胡海艦用一曲《花開石旮沓》唱出了重慶土家小山村發生的深刻變化……從二胡獨奏到歌舞,人們仿佛看到了生機勃勃的新圖景、新畫卷。

4D1A3548
川劇表演《變臉》
4D1A3570
非遺展演《堰興剪紙》

五千年中華文化積淀,孕育出燦爛的非遺文化。江北區群藝川劇藝術團副團長、川劇表演藝術家楊坤玖帶來了川劇表演《變臉》,跳轉騰挪間,各色臉譜切換自如,特別是當他展現噴火絕活之時,臺下觀眾驚嘆不已,拍手叫好;重慶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堰興剪紙”新一代傳承人徐雪玲現場剪紙,剪刀上下翻動,紅紙不斷旋轉,一幅寫著“鄉村振興網絡春晚”的剪紙作品呈現在觀眾眼前。徐雪玲還向觀眾贈送了30幅剪紙作品,一只只憨態可掬的玉兔更添幾分年味。

4D1A3580
相聲《重慶要得》

隨后登臺的魔術表演《奇幻之旅》引來不斷的驚呼聲;驚險刺激的雜技表演《指尖飛舞》讓人眼花繚亂;重慶逗樂坊相聲演員帶來的相聲《重慶要得》與臺下觀眾積極互動,現場氛圍熱烈。

微信圖片_20230112194513
鄉村振興產業與成果展示攤位擺出了一件件農特產品和文創產品

除了精彩的表演,現場還設有鄉村振興產業與成果展示攤位,陳列展示了重慶各鄉鎮、單位的農特產品和文創產品,臘肉、茶葉、稻米、帆布包……這些產品不僅代表了各地特色,更是一個個鮮活生動的鄉村振興案例。

徐雪玲也帶來了她的剪紙作品,她介紹:“今天我帶來了魚皮、布藝等多種材質的剪紙作品,涵蓋二十四節氣、鄉村振興等多個題材。”其中 ,《二十四節氣》系列剪紙每個節氣一張,在一方畫面中呈現了不同節氣的特色習俗。魚皮剪紙是先把魚皮經過染色、干燥等步驟,再在上面用細膩的剪法呈現長壽的山山水水。“之所以選擇魚皮作為創作材料,是因為我想通過這種形式,講述重慶長壽魚的背后故事。”

4D1A3492
書法家現場書寫書法作品免費贈送給觀眾

除此之外,現場觀眾驚喜地發現,會場外還有書法家書寫書法作品免費贈送給大家。“盛世中華”“政通人和”“厚德載物”……在重慶市書法家協會會員、華龍網書畫藝術聯誼會會員、九龍坡區書法家協會理事代云和女兒代琦馨的筆下,一件件書法作品完美呈現。“新春佳節之際,作為一名文藝志愿者,希望將美好的祝愿送給大家。”代云表示,十多年來他和家人常常向市民免費贈送書法作品,弘揚傳統文化,這次能夠在重慶市首屆鄉村振興網絡春晚舉辦時,將新年的祝福送給為鄉村振興做出貢獻的干部群眾,感到很榮幸。